三台县积极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足球之乡”竞速足球产业

“响彻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的‘雄起’,也将在这里上演。”2月11日,站在改造中的绵阳市三台县体育场门口,三台县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杜成辉一边指向雏形已现的球迷看台,一边憧憬着四川女足在此亮相的场景。
“这里按照承接国际赛事标准打造,预计今年6月竣工投用。届时,将实现比赛场地环形看台全覆盖。”杜成辉说,球场提升改造后,看台座位数将增至10200个,具备承办国家级、省级足球赛事活动的要求。
三台县足球的历史能追溯到100多年前,被誉为“四川省足球之乡”。去年9月,三台县与四川女子足球俱乐部公司签约,三台县成为四川女足新主场。目前,三台县拥有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52所、业余足球队28支,2024年开展群众足球比赛突破1000场次。
足球文化盛行 校园成摇篮
“我们非常重视足球文化的培育,不仅将足球纳入课程体系,还成立校足球队,定期参加各类比赛和交流活动。”三台县七一小学副校长宁杰介绍,他们还与三台县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合作,共同探索足球青训的新模式,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平台。
“左路有机会,传球给10号。”“防守球员跟上。”放寒假的师生还未返校,操场上的热闹吸引了记者。循声而去,三台县体校U10(10岁及以下)男队10多名队员,正在接受对抗训练,教练刘向东在场边不停奔跑并指导战术,不时叫停比赛提醒技术规范。
在三台,足球青训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由三台县体校牵头在全县范围内选拔优秀的足球苗子,通过梯次选育,已推荐18人进入上海上港等5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开展试训和比赛,1人入选U12国家队,20余人因足球特长被全国知名大学录取。目前,三台县实现校园足球全覆盖、全参与。
三台县的群众足球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夜幕降临,三台县滨江公园足球广场的绿茵场上,小到初中生,大到近60岁的市民,都兴致勃勃地在球场奔跑。“茶余饭后来球场运动或者看球,是我的习惯。”家住附近的王林青说。
三台县不仅每周组织“牛头杯”成年足球联赛、“健康杯”中老年足球联赛,还多次组队代表四川省、绵阳市参加全国、全省比赛。
足球产业崛起 助力县域经济
2月11日,三台县梓州产城新区的安吉纳体育数字化产业园内,首批厂房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预计2月底投产。2023年7月,安吉纳公司选址三台建设制鞋厂——四川安吉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24年产值达5.7亿元。目前,公司制衣项目也落户于此。
“这是三台县新建成的一家数字化、智能化制衣工厂,年产成衣可超1000万件。”该产业园总经理赵品国介绍,项目投产后,包装、运输、出库等工序将用机器人替代,工厂将实现24小时运作,比传统流水生产线效率提高30%—50%。
近年来,三台县积极引进和培育鸿星尔克、安吉纳、锦鑫泰等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推动足球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三台县提出,打造鞋服纺织“百亿级”产业链,正积极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目前,这些企业与本地联赛、校园足球队、业余足球队等10家足球单位达成合作协议,形成“物资赞助+赛事宣传”等多种产业互助模式,助推三台足球产业协同发展;以足球场地为媒,推动足球运动与基础教育、全域旅游等融合,形成“足球+旅游+产业”的发展格局。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宏顺 任紫鑫 绵阳观察 郭超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