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进入森林高火险期第一天

凉山小镇“立体防火网”随时“备战”

2025年02月02日07:48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凉山小镇“立体防火网”随时“备战”

  拉动水泵,连接水带,负重上山……2月1日,四川进入森林高火险期,凉山州冕宁县惠安镇的半专业扑火队没有松懈,在坪坝村的山坡上开展实战演练。春节期间,他们上午训练扑火技能,下午带装巡护熟悉周边地形环境,随时为出动扑火做好准备。

  随时“备战”的画面在当地不止一处。“沙坝村四组农田冒烟,烟点离林区很近,是不是起火了?”日前,站在瞭望哨上,瞭望员赵志刚发现异常,便紧急通知沙坝村四组巡山员去了解情况。在确定是村民按计划烧除田间枯枝杂草后,他松了口气。

  整个春节,惠安镇调压井瞭望哨瞭望员赵志刚和贾必胜都在岗值班。今年1月1日起,省政府发布的《2025年森林防火命令》和《2025年草原防火命令》(以下简称“两个防火命令”)正式生效,明确2025年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期为1月1日至5月31日,凉山州各地的瞭望哨也准时“上线”,以调压井瞭望哨为例,赵志刚和贾必胜是搭档,两人吃住都在瞭望哨下的小屋里。

  “两个防火命令”明确,2月1日至5月10日为森林高火险期。2月1日是进入森林高火险期的第一天,赵志刚更加警惕。“这里可以看到惠安镇80%的区域,我们每五分钟会瞭望一次,如果接到森林火险预警,还会增加瞭望次数和时间。”赵志刚说,他们对小镇很熟悉,瞭望哨里还配备望远镜和对讲机,如果发现哪里冒烟了,都能马上报告给镇里。

  从瞭望哨下来,记者在坪坝村进山的路上被拦住。“进入林区,请交出火种。”防火卡点的值守员王明秋递上登记表。待记者填写完信息后,她又用金属探测器上下扫过,确认没有打火机等火种后,才算完成检查。记者看到,登记表上已留下十几页记录。

  “我们建起了一个立体式的森林防火网。”惠安镇副镇长陈锐介绍,进入防火期以来,全镇4个卡点、4个瞭望哨均已开启24小时值班值守,23名巡护员也会不定期巡查,确保开展计划烧除的村民做到“人走火灭”。除了山脚的检查卡点、山顶的瞭望哨外,半山腰上还前置驻防着惠安镇半专业扑火队,防与灭同步推进。

  在惠安镇李家山,大片的松林将几间小屋环抱,18名半专业扑火队队员在这里值守、训练。记者看到,装备间里10多筐水带码放整齐,多台小型水泵已装入包中可随时取用,风力灭火机、油锯等扑救山火的装备一应俱全。此外,前置点还配备了两台小型水车,车上装有水泵,可直接连接水带供水。该半专业扑火队队长贾茂宗介绍,队员们每天开展体能和机具操作训练,还会带好装备在镇里巡护,熟悉各村地形地貌、防火通道和取水点。

  “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我们有优势。”贾茂宗说,去年3月,一场雷击导致惠安镇发生山火,火情位于山顶,随时有蔓延风险。接到警情并充分研判后,队员们决定赶去扑救,他们翻了几座山头,在山涧取水,连接起近1000米的水带,在专业队伍到来前,已将火势控制。

  除了人防手段外,惠安镇的“技防”也没落下。陈锐介绍,全镇在进山入口、重要林区和高压输电线等位置一共设置22处视频监控,由冕宁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统一管理,可实现线上全天候动态监测。

  惠安镇的举措是冕宁县森林防灭火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全省重点防控的森林高火险县,冕宁县目前共建成49套“森林眼”林火监测系统、1694套太阳能视频监控和8支无人机空中巡护分队,通过构建立体式监测预警体系,有效提高火情发现和处置效率。(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珩)

(责编:李强强、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