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非遗传承、注重科技创新、丰富夜间经济……
自贡灯会何以持续焕新?
1月17日晚,2025年“非遗贺新春——点亮中国灯”全国主会场活动暨第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开幕。记者从灯会主办方获悉,1月14日、15日两天预展共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创历届预展新高。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灯会如何持续焕发勃勃生机?
非遗传承焕发新活力
当晚,在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门口,“喜气盈门”灯组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拍照打卡。“‘喜气盈门’以自贡‘小三绝’之一的剪纸为创作灵感,结合传统走马灯工艺,打造了一幅长55米的画卷。”该灯组制作方、海天文化设计总监韩卓训介绍,灯组运用平雕、浅浮雕、深浮雕等制作工艺,模拟纸雕效果。“整个灯组在体现自贡地域文化、兼顾大门功能性需求的同时,充分展示自贡彩灯制作的高超技艺。”
放眼望去,本届灯会不少灯组的创意设计和主题呈现更加聚焦非遗传承。如“喜气盈门”“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等特材灯组。其中,“五谷丰登”灯组由60万个药瓶、万余件瓷器等捆扎造型;用传统丝架造型打造的“青城双姝”灯组,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故事元素。
以“Z世代”语言“讲活”文物题材、中国故事。“物华弥新”灯组采用深受二次元爱好者喜爱的游戏题材,通过IP形象以故事化、场景化的方式展示国宝级文物,妙趣横生。此外,还引入热门国漫、手游IP打造“凡人不凡”“王者荣耀”等灯组,升级“国潮热”。
灯会现场还汇集了全国15个省市的47件非遗彩灯精品,分东、西、南、北、中五个单元,并配套“年味之旅”非遗展演展示,川剧变脸、铜梁龙狮、洛阳鱼灯等都将在这里一一呈现。
“此次活动不仅给各地的灯彩文化提供了共同交流的机会,还让游客全方位体验非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顾业亮感慨。
科技创新彩灯更“灵动”
来到“恐龙河谷”灯组前,只见“蛇颈龙在湖中嬉戏,翼龙摇头摆尾在天上飞”,仿佛来到“侏罗纪世界”。“这里放置了50只仿真恐龙,融合彩灯,以AI机械动感技术再现恐龙捕食、打斗、迁徙等场景。”灯会艺术总监杨勇说。
这是在彩灯智能仿真与控制技术上的创新突破。灯会设计策划组组长刘筱强说,巧用仿生机器人技术、声源定位技术灯等前沿科技,制作AI机械恐龙灯组和智能“恐龙战队”,凭借视觉识别、多感知交互以及高精度声源定位等技术,实现与游客互动。
近年来,自贡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3D、AR等数字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与彩灯有机融合,成立了自贡市彩灯元宇宙研发中心,研发数字彩灯场景应用。
技术迭代升级离不开人才支撑。自贡成立全国首个彩灯学院,在自贡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设立彩灯专业,加上各类专题职业培训,每年培养彩灯人才数千名。
夜游体验场景“上新”
“前两天试展,我们的销售额就有6000元。”在一个餐饮摊前,西安挺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浚洁告诉记者。
本届灯会汇集了全国近100家特色餐饮店,其中包括冷吃兔、钵钵鸡,糖画、冰糖葫芦、广东糖水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味蕾,可谓是以“灯”的绚烂、“年”的文化、“食”的精彩展开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中国年味地图。
“除了美食,本届灯会还打破单一舞台表演的局限,进一步丰富自贡夜经济新场景。”灯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期间,灯会将以“重点演艺+点位演艺”等结构,通过空中表演、NPC沉浸式互动、情景短剧串联等形式,满足各年龄段观众的需求。
自贡文创在本次灯会上有望成为“爆款”。“设计团队用23个自贡的景点和文化元素做成的冰箱贴,开卖当天销售额就近万元。”四川大河奔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易昱霞说,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更好传播地域文化。(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铭权 行晓艺 自贡观察 刘亿 韩吉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