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诚:下深水、出真招、见实效 为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注入永动力
2025年新年伊始,为展现四川国资国企加快构建党建引领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共同体的实践和成果,四川省国资委党委与人民网四川频道联合推出“人民网聚焦党建引领四川国资国企托底性帮扶”系列访谈,邀请四川省国资委、东方电气集团、华电四川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四川公司、蜀道集团、川投集团、四川能投、四川港投、四川省国投公司、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等10家国资国企的负责人接受人民网专访。敬请关注。
人民网成都1月6日电 (记者郭莹)近日, 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诚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分享了党建引领四川能投集团托底性帮扶的实践和成果。
坚持服务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基础能源兜底保障能力
人民网记者:感谢您接受人民网专访。请您给我们简要介绍四川能投集团高质量发展情况。
王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四川能投对标对表,坚持服务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坚决扛起全省能源安全和能源保供政治责任,推动企业发展择“高”而立,实现“量质双优”。
一是坚持高标准党建引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四川能投以党建“三个引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强思想政治引领,抓实理论、思考、研讨、实践“四个课堂”,不断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改革发展实践,不断优化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的工作机制,确保企业发展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机制引领,动态优化党委前置研究重大事项清单,把党建工作融入治理体制、决策程序、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强示范引领,把党组织的组织功能、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同破解工作难题、推动发展相结合,实施天府国企党建示范引领工程,评选四川能投2024年度十大“党建示范引领企业”,成立党员示范岗666个、先锋队256支、志愿服务队168支,深度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全国“AAA级”风电场、四川省海拔最高、单个规模最大风电场:凉山州美姑井叶特西风电场。四川能投集团供图
二是突出高起点战略谋划。立足国家所需、产业所趋、企业所能,坚持系统思维做好战略谋划,聚焦主责主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形成了“以能源化工为核心主业,突出清洁能源、绿色材料、先进制造,大力发展电力链、气体链、化工链、锂电链、氢能链、核能链”的战略布局,以及“以天府清控为载体,校地企共建实验室、研究院为平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高精尖人才矩阵为支撑”的创新格局,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体现在贯彻重大战略部署、履行国企功能使命的实际行动上,落实到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推进中,加快打造国内领先的新型能源化工集团。
四川能投集团翻越川西第一海拔雀儿山建成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四川能投集团供图
三是落实高站位做强主业。中国式现代化对推进能源革命、确保能源安全、加快绿色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四川能投坚持“绿色低碳、科技赋能”企业宗旨,夯实清洁能源主业,实现水风光、燃气发电等主要清洁电源和低碳发电类型全覆盖,在建、拟建及投运清洁能源装机约3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120亿千瓦时,风电开发规模四川省第二,垃圾发电综合排名居全国前十。建成长输管道890公里,畅通成渝地区“能源大动脉”;建成西南地区最大储气调峰基地,与国家输气干网互联互通;竞拍获得乐山、洪雅2个空白油气区块探矿权,实现四川省属企业油气矿业权“零突破”;成功获得昭通9个县市燃气特许经营权,让川气惠及云南群众。加快氢能、新型储能、微电网等新兴产业布局,发挥化工领域优势,加快新能源和化工产业耦合,初步完成绿氢、SAF、绿化工等业务布局。
四川能投集团所属华海清科是国内高端半导体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图为华海清科运营制造部员工。四川能投集团供图
四是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022年7月,四川能投顺利承接清华大学校办企业清华控股(现更名为“天府清控”),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储备了高端人才、核心技术、优势产业等关键要素。承接后,四川能投持续深化与清华大学的合作,从平台建设、技术攻坚、产业培育等着手,不断增强自主研发和产业控制能力。打造高能级的创新平台,以天府清控成都总部基地为载体,建设清控科技产业园、蜀创源科技创新基地“双平台”,导入“清华大学-四川能投智能装备研究院”,引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先进装备、生物制造、清洁能源、先进材料等领域创新团队及企业,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完成搭建规模100亿元、以清华大学为主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聚合多方资源,直通清华大学科技研发项目库,以充足的“耐心资本”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加大研发奖励,支持靶向攻关,“卡脖子”技术实现新突破。锚定清洁能源、半导体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赛道关键核心技术,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鼓励所属企业核心技术研发攻关。2024年,旗下企业负责的科研项目斩获202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及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大力推动技术转化应用,形成实质性的生产力。加快建设打造原创新药产业化基地;以博奥生物、微芯生物为载体,与相关医疗机构合作,探索布局全产业链贯通的核医疗产业板块。北京、天津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项目完工投产,有效推动半导体装备制造业持续扩能增产。
四川能投集团广元燃机工程项目。四川能投集团供图
探索开展“4+”帮扶,实现了战略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有效融合
人民网记者:中央和四川省委对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作出战略部署后,四川能投集团结合实际做了许多探索实践,请您分享一下具体考量和推进情况。
王诚:省委对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作出部署后,四川能投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结合实际,从三方面考量帮扶工作:
一是战略考量。把推动托底性帮扶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助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为实现共同富裕开拓新空间。
二是现实考量。以产业帮扶为主,消费帮扶、就业帮扶等为辅,引项目、引资金、引人才、引技术,解决欠发达县域GDP排名靠后的难题,让当地群众得到看得见的实惠。
三是长远考量。把为欠发达县域注入内生动能作为帮扶切入点,从帮扶到自强,变输血为造血,推动欠发达县域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大凉山高原艾草生态产业园区。四川能投集团供图
自托底性帮扶启动以来,四川能投探索开展“4+”帮扶,实现了战略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有效融合。
一是做好“产业+”。在普格县投资1.2亿元建设高原生态艾草产业园,开展高原艾草种植,形成“龙头单位+科研示范基地+合作社+大户+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截至目前,凉山州艾草种植面积达3万亩,带动全州300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季节性用工10000人次/年,户年均增收约1.2万元,高原艾草种植项目被省托底性帮扶协调机制办作为产业帮扶典型案例。
二是做好“能源+”。将县域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开发风电、光伏、抽水蓄能、多能互补、矿产等能源资源,推动用能方式绿色转型。在青川、苍溪等4个县区投资建设燃气管网近600公里,保障超9万群众用气,对部分县域实施气价下浮优惠,让利于民超3000万元。在普格县投资1.4亿元建设50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每年为地方财政增收230万元。
三是做好“科技+”。推动科技资源与县域资源有效衔接,兴产业惠民生。为欠发达县域引进专家团队、先进技术,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赋能艾草等乡村“土特产”转型升级。积极推动耳聋基因筛查等先进医疗检测项目向偏远的三州地区普及,惠及4个欠发达县域1.5万人次。
四是做好“扶智+”。开展教育帮扶,向普格县捐赠“智慧书屋”、电脑、书包等一批教育物资;投资3亿元修建容纳5000名学生的螺髻山高级中学,解决群众迫切关心的“入学难”问题。以集团所属能源职业学院、汇成教育为平台,对当地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持续做好干部挂职培养工作,提升基层治理和发展综合能力。
大凉山高原艾草喜获丰收。四川能投集团供图
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托底性帮扶的“红色引擎”,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思路,聚焦企业所能、地方所需、群众所盼,以“三个坚持”推动帮扶见行见效
人民网记者:四川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启动一年多来,四川能投集团在党建引领国企托底性帮扶方面,有哪些亮点特色和经验成效?
王诚:四川能投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托底性帮扶的“红色引擎”,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思路,聚焦企业所能、地方所需、群众所盼,以“三个坚持”推动帮扶见行见效。
一是坚持投资牵引,项目驱动。充分发挥产业协同和重大项目投资对地方经济、群众就业的拉动作用,持续扩大在39个欠发达县域的产业投资,布局能源基础设施、特色资源开发等项目300余个,投资额近500亿元,贡献利税近6亿元。其中,投资25亿元在革命老区通江建设的燃气发电项目是巴中市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建设期间可为地方贡献利税超1000万元,项目投运后每年营收预计超10亿元。计划投资79亿元在南江建设抽水蓄能项目,将刷新巴中市单体项目投资体量。拟投资近75亿元在理塘、美姑、通江等地建设风电光伏项目,设计使用年限内年均利税合计超2亿元。万源储煤基地和煤电项目加快推进,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地方生产总值。
二是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补强基础设施短板,投资近60亿元农网资金,用于提升普格、昭觉、金阳、美姑、德格等7个欠发达县域电网服务水平,结束了德格县无电历史,改变了悬崖村缺电状况。投入1000万元托底性帮扶资金,专项用于高原艾草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100万元建成火把文化中心及康养步道,丰富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规划建设充电站17座、充电桩55台,实现普格县域重要场所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补强教育人才短板,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依托所属能源职业教育学院,通过定向招生、奖助学金等方式,为欠发达县域培养专业人才,两年以来共招生3500人,来自39个欠发达县域的学生占比约14%。推动集团每年2000万的人才专项资金向39个欠发达县域的人才帮扶倾斜,加强与普格县干部人才互派互育,支持基层干部、返乡创业青年“走出去”,到先发地区学习取经,增强县域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撑。
三是坚持技术加持,打造优品。充分发挥集团生物技术领先优势,结合县域特色资源,深度研发攻关,提升土特产的含新量、含金量。清华控股旗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博奥生物引入艾草项目,建立艾草分子本草数据库、艾草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台,与国家卫健委、中国医学科学院等机构合作,加快建成高原艾标准化实验室、省部级艾草中医药研发工程技术中心,深挖高原艾草医用、药用价值,持续开发祛疤膏、护肤品、香氛馆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和服务,促进高原艾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培育形成具有凉山特色的高原艾草品牌。
四川能投集团建设运营德格电网,结束德格县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四川能投集团供图
全力推动帮扶工作下深水、出真招、见实效,通过“两个持之以恒”,为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注入永动力
人民网记者:请您给我们展望下一步四川能投集团推动托底性帮扶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的计划和愿景。
王诚:托底性帮扶持续时间长、涉及地域广、任务担子重,需要我们主动靠前、创新作为,全力推动帮扶工作下深水、出真招、见实效,通过“两个持之以恒”,为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注入永动力,交出一份让省委和欠发达县域老百姓满意的答卷。
一方面,持之以恒强产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产业发展的强弱,因此有效提升核心优势产业的实力,是推进县域振兴的关键。四川能投将科学规划设计,精准对接欠发达县域“所需”与企业“所能”,发挥能源、生物、文旅等产业集群效应,用好托底性帮扶专项资金,因地制宜,持续大力开发能源项目、发展特色产业,激活县域资源潜能,把外在推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提高县域自我发展和自我造血的能力。
一方面,持之以恒促就业。用好三个抓手,解决好欠发达县域老百姓的就业问题。一是壮产业促就业,深化与县域及所属乡村产业合作,复制“龙头单位+科研示范基地+合作社+大户+农户”经营模式,加快艾草种植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促进当地劳动力就近就业、就地生产生活。二是优结构促就业,推动凉山艾草与彝族文化、彝医文化相结合,打造特色农文旅为主导的多功能产业园区,注册销售公司,拓宽产品门类和销售渠道,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三是强培训促就业,实施欠发达县域本土人才专项培养计划,以所属能源职业学院、汇成教育为平台,“请进去”和“走出来”相结合,把当地群众培养为大凉山高原艾、新能源开发和旅游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技工和经管人才。
相关阅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