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创新药成功获批上市背后的“园区力量”

人民网 王凡
2024年12月29日10:54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12月23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迎来重大喜讯——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诺亚”)自主研发的I类新药康悦达®(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新适应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据了解,这是康悦达®继2024年9月批准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之后获批的第二个适应症,成为目前国内首个获批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生物制剂。同时,康悦达®也是全国首个IL-4Rα抗体药物。

从0到1的突破,是康诺亚取得的优异成绩,也是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园区企业的一个缩影。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园区通过聚集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为入驻的企业提供产业规划、政策引导以及创新研发全流程精准扶持。

康悦达®上市意味着什么?

作为全国首个IL-4Rα抗体药物,康悦达®的上市填补了国产特应性皮炎生物制剂领域的空白,推动了国内生物制剂行业的发展。这一突破,不仅是康诺亚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又一里程碑,也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更体现了国内在创新药研发方面的实力和进步。

对企业而言,康悦达®的成功上市,展示了康诺亚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生产以及商业化全链条的能力。这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和未来产品的市场推广至关重要,有助于康诺亚在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提升其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这将吸引更多的国际合作伙伴,为康诺亚提供进一步的国际合作和授权机会,推动其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对于园区而言,康悦达®的成功上市,进一步展现了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创新实力和研发能力,有助于提升园区在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投资和项目入驻,吸引上下游相关企业,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康悦达®的上市,也将激励园区其他企业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超强辅助”赋予新药研发“加速度”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药物研发周期长、技术难度大、投资成本高、创新成果转化支持需求强等特点。在新药研发的长周期中,企业自身研发实力很重要,资金、资源的支持也同样重要。

以康诺亚为例。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公司,在2021年实现港股上市,又在今年9月份实现核心产品康悦达®的获批上市,在关键节点上,都有来自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全周期的产业培育和服务体系的“强力辅助”,赋予了其发展的“加速度”。

时间回溯至2019年,刚刚成立3年的康诺亚入驻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作为首批生物城的入驻企业,在载体建设支持、资金支持、人才等方面,康诺亚得到了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大力支持,在这片创新热土上实现快速成长。

载体建设方面,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为康诺亚提供了高品质的产业载体空间,包括中试车间等关键设施,使得康诺亚能够快速启动研发和生产活动。目前,康诺亚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占地113亩、高标准、国际化的抗体药物生产基地正在快速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中西部地区领先的抗体药物生产基地及具备全产业链能力的自主创新抗体药物研发中心。

资金方面,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打造了一个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资本支持体系,采用“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综合金融服务”的多元化模式,为康诺亚等园区药企注入强劲的资金动力,助力企业顺利跨越初创期的资金瓶颈。

在人才战略上,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通过构建学校、医院、人才公寓和公园等配套设施,提升区域的吸引力,为药企吸引和留住人才提供了坚实基础。

此外,随着企业步入成长的关键阶段,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进一步赋能,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产业培育和服务体系。比如,在发展期,康诺亚等企业需要更多的平台支持和资源对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就发挥平台枢纽链接优势,打造了全周期科技孵化品牌“Bio-Link”,并牵头搭建行业协会与产业联盟,链接监管部门指导、专业资本路演,为企业提供合作机会。同时,强化精准对接服务质效,协助企业办理相关资质获取与补贴申报,为企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天府国际生物城还构筑起矩阵式公共服务场景,通过Bio-Service科技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包括政策推送、财税咨询等多维服务功能;打造共享降本增效微循环,上线仪器资源共享服务,延伸开发数智化协同生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规模化产销期,康诺亚等企业需要更多的绿色发展支持和供应链流通保障。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就稳定保障综合能源供应,降低医药废水污染隐患,护航危废转运安全流通;同时,优化仓储服务水平,提升通关服务质效,并助力企业出海增强竞争力。

稳居国内“第一梯队” 引领生物医药产业新未来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不仅是成都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的主要承载地,更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与智造的重要一极。

根据《2022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园区的TOP3,仅次于中关村和苏州工业园区,稳居国内“第一梯队”。

稳居我国园区“第一梯队”的原因何在?

首先看数据。截至今年11月初,天府国际生物城园区累计落户项目超过360个,总投资达1400亿元,培育推动了6家企业成功上市,引进高素质产业人才超过18000人,其中不乏诺奖团队、两院院士团队以及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团队等。

不仅如此,天府国际生物城园区内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科研型功能平台86个,在研药械品种190个,其中I类新药48个;园区内汇聚了国药蓉生、绿叶、苑东药业、先导、赛默飞等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展现了园区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活力。

一串串扎实的数据背后,首先是园区的战略先行。对比来看,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园区围绕“5+N”模式,确定生物技术药、化学创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专业外包服务和健康服务五大细分领域,以及血液制品、抗体药物、新型疫苗等多个赛道,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其次是长期积淀的产业优势。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园区在生物医药产业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例如,园区在核素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供应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从医用同位素和核素药物研发、生产、销售到核医疗专科医院的核医疗全产业链。园区还瞄准放射性药物、核医疗装备、核特色医疗三大重点产业,规划打造天府核医疗特色产业园,进一步巩固其在核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所谓园区,即要充分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天府国际生物城所在的成都,城市生物医药产业优势也尤为突出。以成都高新区为例,已聚集生物医药企业39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55家),累计引进项目超300个,总投资额超1200亿元;聚集波士顿科学、阿斯利康、GE、美敦力等重点跨国企业10余家;培育成都先导、康诺亚等本土上市企业10家;聚集倍特药业、苑东生物、迈克生物等大批链主企业,其中倍特药业产值过百亿;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超50家等等。

这些关键数字,不仅体现了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园区的产业优势,也彰显了其在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

未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将不断推进“立园满园”行动,深化实施“镇园之宝”计划及企业梯次培优战略,致力于培育壮大一批优质创新型企业集群,共同铸就专业化、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绘制生物医药未来的璀璨图景!

(责编:高红霞、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