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政策“工具箱”,打出系列“组合拳”
四川引导金融活水向“新”发力
金融是链接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工具,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其中科技金融被放在首位。
金融活水如何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又该如何“灌溉”制造业?12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有关政策及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四川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领域的政策措施和成效。
支持科技创新
力度加码、机制创新,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服务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科技部等相关部门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和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融资。此后,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与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省委金融办等部门紧密协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在川落地。
在政策工具推动下,更多金融活水不断涌入科技创新领域。在贷款方面,截至10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8909.53亿元,同比增长20.51%,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精度不断提升。”科技厅副厅长刘菊蓉以天府科创贷举例,截至目前,该产品累计为四川省2647家科技型企业放贷216.52亿元,平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30%以上,贷款周期从平均30天左右降低到10天,培育支持了76家上市企业、250家上市后备企业和104家“瞪羚”企业。
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码,得益于相关部门在产品和制度上的创新。如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大、收入少、轻资产的特点,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引导银行机构发展“企业创新积分贷”,以企业创新积分变信用、换信贷,仅成都高新区的“创新积分贷”便已累计投放400亿元,惠及企业3800余家;针对科技金融支持政策性工具和产品不够丰富等问题,各部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创新基于知识产权、创新积分、应收账款等的信贷产品60余款。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仅靠银行远远不够,还需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刘菊蓉介绍,为满足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四川正推动组建新一期成果转化基金,基金群规模预计超过100亿元,重点投资种子期、天使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此外,四川还探索“股贷债保”联动试点,建设一批科技金融专业服务机构,为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服务和政策供给,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良性互促、深度融合。
支持制造业发展
加强对接、深化服务,助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制造业在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过程中,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如今,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地浇灌着四川制造业。
有数据为证:10月末,全省制造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5.4%和20%,增速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4.5和9.1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贷款户数达3万余户,较年初增加2300多户;制造业企业贷款平均发放利率3.59%,同比降低0.46个百分点。
6月,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联合省委金融办、经济和信息化厅等7部门印发《关于提升制造业贷款占比支持四川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大对四川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深化财金互动,提升了制造业投融资活力。”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黄全祥介绍,前三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7.8%,高于全国5.5个百分点,这得益于财政等部门提供的财政奖补和工业投资资金的激励。
同时,四川多举措激励金融机构投放贷款。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采取贷款投放奖励、贴息、再贷款支持等措施,增强金融机构投放意愿和能力,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川还举办金融支持制造业银企对接活动,加强融资对接。”省委金融办副主任李劲松介绍,四川启动“银企聚力 赋能制造”系列活动,编印《四川省金融支持制造业信贷产品汇编》《四川省优质制造业企业名单》,为推动银企合作创造良好条件。
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同样需要注入金融活水。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文莉介绍,围绕生产线整体升级改造、“智改数转”、环保技改、安全生产技改、微技改等5类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四川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项目前期贷”“设备技改信用贷”等线上线下专项产品,构建以“全周期、多融通、数智化、可定制”为特点的“技改贷”和“设备更新贷”。
据了解,对自2024年1月1日起,企业取得“技改贷”“设备更新贷”的项目,省级财政采取“贷款贴息、保险增信补贴、融资租赁补贴”等支持措施,按照年利率1.5%给予一次性不超过1年最高500万元的财政贴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杲 文露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