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来无法寄出的信件,昨日迎来收件人
四川版“失孤”母亲与被拐儿子团聚

“就是这颗红色胎记,对上了!”12月12日,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认亲现场,卢凤霞在一位小伙子的后颈处一番寻找,当看到一颗红色的胎记时,她认定这就是38年前丢失的儿子曾文豪,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紧紧抱住儿子不愿松手。
38年前,和丈夫曾洪文一起在凉山州工作的卢凤霞,将1岁半的儿子曾文豪送回老家三台县城。不到半年时间,儿子在一次与亲人到公园玩耍时被人抱走拐卖。为了寻找丢失的儿子,卢凤霞辞去工作,一边打工一边四处寻找。特别是近年来,她走遍大半个中国寻找儿子,其抖音等社交平台粉丝有3.5万,被网友称为四川版“失孤”母亲。
今年10月,公安部组织第三批打拐专项行动,民警发现山东济宁的文清(化名)与绵阳失踪儿童曾文豪高度疑似,后通过DNA检测,确认文清系曾洪文、卢凤霞夫妇丢失的儿子。
认亲现场
母亲找到儿子的胎记“对上了”
12日上午,从成都赶到绵阳的卢凤霞夫妇,早早地来到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脸上洋溢着幸福,他们即将见到丢失38年的儿子。
“寻找了38年,终于画上圆满句号。”卢凤霞说,儿子丢失时她才刚满21岁,整整寻找了38年,如今已到花甲之年,她终于了却了找到儿子的心愿。“得到儿子的消息后,我还通过社交平台,把找到儿子的消息进行了分享。”
当戴着口罩的文清走进认亲现场时,卢凤霞夫妇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快步走过去拉住文清的手,泣不成声。平静下来后,卢凤霞抚摸儿子的头,又到后颈处一翻寻找,“就是这颗红色胎记,对上了。”
曾洪文给儿子戴上精心准备的平安扣,希望儿子以后平平安安。卢凤霞给了儿子一个大红包,一家人诉说着分别的相思之苦。
卢凤霞至今还记得,豪豪牙齿长得晚,她在1986年夏天给豪豪煮了一个玉米,结果儿子吃了消化不良,当晚闹肚子。“儿子捂住鼻子,不停地说臭臭。”
打工寻子
她已记不清到底去了多少地方
卢凤霞说,豪豪出生于1985年3月26日,1986年夏天,她和丈夫把刚满1岁半的儿子送回三台老家。当年12月9日,卢凤霞的弟弟带着豪豪到三台县人民公园玩耍,结果豪豪不见了踪影。
“儿子失踪两天后,我们才收到电报,得知儿子被人抱走。”卢凤霞说,儿子丢失的那个冬天特别冷,有下不完的雨。她赶回老家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在乡间寻找,常常摔一身泥。然而找遍了老家附近的乡镇、火车站、汽车站,却没有任何消息。原本平静、幸福、充满希望的家庭,一下子跌入深不见底的漩涡。
“1987年春节刚过,我就辞去了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寻找儿子当中。”卢凤霞说,回到三台后,她先是在周边的乡镇寻找,后来奔赴绵阳、成都、重庆等地,每到一个地方,逢人就问谁见过这个孩子。除此之外,她还到处张贴寻人启事,并在报纸、广播、电视上寻人。
“干等消息总不是办法,我每到一个地方,就在当地找一个临时的工作先干着。”卢凤霞说,她先后到过山东、福建、河南、河北等地,每个地方待上几个月。由于时间跨度太长,卢凤霞已记不清到底去了多少地方。
卢凤霞记得最清楚的,是到贵州待的整整3年。“从2016年到2018年,我在贵州一边做小生意一边打听儿子的消息。”卢凤霞说,只要哪里有疑似被拐孩子的消息,她都要去看看,但每次都是满怀希望而去,最终失望而归。
粉丝3.5万
她被称为四川版“失孤”母亲
2018年,卢凤霞从贵州返回四川,并加入了多个寻亲志愿者团队。“自己的儿子没找到,反而帮别人找到了孩子。”卢凤霞说,她和其他寻亲志愿者一道,先后帮助近10个家庭找到亲人。
2021年4月,山东“拉面哥”爆红网络,卢凤霞就让丈夫开车过去,“为了‘蹭热点’,增加曝光量。”卢凤霞说,他们和一同赶去的几位寻亲家长一起,赶到“拉面哥”家中。每次直播,卢凤霞就去找最佳位置,以便在众多媒体和网络主播的镜头下增加曝光量。
38年里,卢凤霞的足迹走遍大半个中国,但始终没有儿子的消息。近几年,随着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的兴起,卢凤霞又多了一条寻子渠道,她还专门注册了自己的账号,到目前为止,其粉丝达到了3.5万,网友称其为四川版“失孤”母亲。
无法寄出的信件
终于等来了它们的收件人
一次次的外出寻找,一次次的失望而归。夜深人静时,卢凤霞就找来纸张,开始给儿子写信。儿子该上小学了,该读中学、考大学了,她都给儿子写信,只是这些信不知该寄往何处。
38年来,卢凤霞给儿子写过的信件太多,直到后来整理房间时,她把找到的14封信抄录在笔记本上,说以后找到儿子了,要给儿子看。
认亲现场,卢凤霞拿出珍藏的笔记本,上面不仅有文字,还有儿子小时候的照片。文清一边翻看,一边默默抹着眼泪。
“想念儿子就写上,怕自己年龄大了,有些事情回忆不起。”卢凤霞说,有些信是自己随手写的,时间长了找不到了。
“儿子,你现在好吗?妈妈好想你,再有一个月你就满15岁了……你18岁能回来找我们吗?好盼望啊,望穿双眼盼儿归,是妈妈不好,对不起,请你原谅……”这是卢凤霞2000年的时候给儿子写的信。卢凤霞说,她不知道该把这封信寄往哪里,但在内心深处,想着一定会找到儿子。
在许多封信件中,卢凤霞都写下了对儿子的思念、内疚,写下自己的痛苦、煎熬。她读书不多,写起来很吃力,但她没有别的办法,只想把内心的话写给儿子。
后来,卢凤霞将对儿子的思念拍成视频,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她的社交账号中,还发布了许多祝贺其他父母成功寻亲的视频。12月11日置顶的视频,是丈夫开车载着她前往绵阳认亲,视频文案中写着“出发,接宝贝回家”。38年的苦心寻找,在12月12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那些没法邮寄的信件,终于迎来了它们的收件人。(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王祥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