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市州

党和人民最可爱的女儿

2024年12月03日16:16 |
小字号

春天一样温暖的是妈妈的怀抱,阳光一样灿烂的是妈妈的微笑。你无私关爱着每一棵幼苗,让我们的童年洒满欢笑。妈妈怀抱一样的是我们的学校,妈妈微笑一样的是老师的教导。你辛勤培育着每一棵幼苗,让幸福的梦想飞得更高。啊,你是我们的妈妈,我们是你呵护的新苗。啊,你是我们的学校,我们是你放飞的小鸟。爱有多少,大山知道。梦有多高,蓝天知道。

——四川叙永新苗学校校歌

最近,笔者到叙永县摩尼镇采访了新苗学校校长李修会。

去年,她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三八”节前夕去北京参加了全国妇女代表大会。2015年,她被党中央和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摩尼人,全市获此殊荣的人也屈指可数。下面就是她的故事。

2010:

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

1986年秋天,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拂着大地。摩尼土生土长的年轻女孩李修会创办了摩尼镇历史上第一家幼儿园——新苗幼儿园。

李修会的初心是纯洁而美丽的,报答党的恩情。她父亲少年时在街上叫卖米粑,被一辆向前狂奔的牛拉车撞翻在路边烂泥沟里,头破血流,奄奄一息。路过的红军医生擦干他满头满脸的鲜血,给他缝合了伤口,让他活了过来。他经常对家人说:“我们家要永远记住共产党的救命之恩。”她母亲年轻时是当地非常活跃的文娱宣传员,她从小就跟着妈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李修会说:“党号召发展教育,我办幼儿园就是报答党的恩情。”

摩尼镇学前教育历史的第一篇是几点星星之火。新苗幼儿园首批幼儿只有八人。小朋友们的天堂就是李修会家一个30平方米的房间。李修会把幼儿园布置得花枝招展,五彩缤纷。她那充满爱意的双眼、甜美的笑容、亲切的话语,对小朋友们具有天使般的魅力。她把几个小朋友当成宝贝,教他们唱歌,教他们跳舞,教他们认字,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给他们讲小狗和老虎的故事。小朋友们很快把她当成妈妈一样的亲人。

第二年春天,新苗幼儿园有了40多个小朋友,搬进了200多平方米的新家。有一天,时任县委副书记袁达明走进这个新家,看见李修会和她的丈夫成老师正在搅和水泥砂浆粉糊墙壁,汗流浃背,干劲冲天。袁达明说:“如果全县人民都像你们这样干,我们的贫困县帽子就揭掉了!”他回县后,特地给新苗幼儿园拨来500元钱,嘱咐李修会修好幼儿园门外崎岖不平的小巷,保证小朋友的安全。李修会对袁达明的这次到访非常感动。她说:“当时我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县委副书记是多大的领导啊,亲自来看我的幼儿园。我一定要好好干,不辜负党对我的关怀。”

就在这一年,李修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永远记得入党宣誓时的情景,她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一句一句宣读入党誓词。她朴素的报恩思想提升到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成为她奋斗终身的目标。

从此,在李修会心中,创办幼儿园有了更崇高的意义。她全身心投入幼儿教育事业。她到叙永、古蔺办事,每次都要去县城的幼儿园参观,看老师们上课,听老师们介绍教好幼儿的经验。她阅读《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等期刊,从中汲取营养。她每天早晨和其他老师穿着漂亮、整洁的衣服,站在幼儿园大门口,眉开眼笑地迎接一个个“幺儿”,向小朋友和家长们问好。老师们教小朋友们从小学会爱党、爱国、爱人民,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做到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李修会注意向家长们了解小朋友们的情况,然后对小朋友“耍花招”:“我有一架望远镜,你们在家里表现好不好看得清清楚楚。”随后她就把小朋友在家里的表现一个又一个地讲出来。小朋友信以为真,都争取回家做好事。他们对老师的培育也报以深深的爱。老师们奖励小朋友小红花,他们就把小红花拿回家里挂在最显眼的地方。李修会有一次到张娟家家访,张娟就指着饭桌后墙上的小红花说:“老师,你看,小红花正在点头向你笑哩!”

一天早晨,何勇上学,李修会看见他左手一根手指包着纱布,何勇的妈妈说:“他要把煮熟的苞谷切半截送给你,差点把手指切断了。”李修会又感动又心痛,对老师们说:“孩子们这么懂事,从小就有爱心,我们再苦再累也心甜。”李修会说:“幼儿教育之功受益的还不止于小朋友一人。”刘小林的父母经常吵架,还闹着要离婚。刘小林就给他爸爸妈妈讲,老师说不要讲脏话,要文明礼貌,要团结友爱。他父母觉得孩子这么懂事,这么可爱,就不好意思再吵架闹离婚了。李修会说,教好一个孩子挽救一个家庭,这就是幼儿教育的独特风景。

新苗幼儿园成立10周年的时候,已经有了10名教师和200多名儿童。在热烈的庆祝会上,首批八名儿童被请回来坐在前排,一个个满脸的幸福,他们走出新苗后全都读了小学、中学,后来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2004年,新苗幼儿园被市教委评为市级合格中心幼儿园。

2002年,李修会办起了新苗小学。

李修会说,这一次办小学是家长们的鼓励。有一天,一位姓黄的家长拉着儿子来见李修会。她说儿子在幼儿园时字写得好,有礼貌,还会唱歌跳舞,现在却学会了用刀片开锁,乱拿别人家的东西。她儿子被他爸用藿麻打得一身都是一条条红肿的伤痕,两父子都在哭。她央求李修会办小学,救救她的儿子。另一个叫余秀珍的家长,竟组织一群家长开会,跑到李修会家里,要求她立马把小学办起来,她们愿意一次就交清六年的学费。

李修会说,她一连几夜睡不着,眼睛一闭就仿佛看到一大片苞谷苗被大风刮倒。她说,这些苞谷苗就是可爱的孩子们啊!把他们培养成才,就是给一个个家庭带来幸福,这是为党为民造福的善事啊!她和丈夫成老师商量后,就办起了小学。

新苗小学首批招生51人。她招老师,修校舍,学校办得热火朝天。学生一年比一年多。2007年春,县建设部门突然找来,说他们不懂规矩,少盖了好几个红色大印。李修会花了半年多时间补盖了大印,但一向身体健康、朝气蓬勃的她在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精神压力下病倒了。

这年冬天,李修会大病初愈。她面对接踵而至的又一堆困难,想起党的领导,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年末刚过,中国南方忽然遭到冰雪灾害的袭击。叙永南部山区,受灾更为严重。这一天,曾任县委副书记的县关工委主任周农民带着几位老同志,坐着上了铁链的越野车,到摩尼中心小学、摩尼中学察看灾情。李修会得知消息,在他们准备回城时急忙跑去找到周农民,请他们到新苗看一看。她见周农民没说话,就急了:“周主任,我代表几百个儿童求你了!”她说着,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周农民带人到新苗学校察看,校园整洁漂亮,学生秩序井然。李修会的床是四块砖头垫起的木板,与学生们睡在一起,她丈夫成老师的床安在楼道上。周农民很感动,几天后就带领10多位部门领导到新苗学校调研。不久,县教育局批准新苗学校学生享受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补助生活费。李修会说,关键时刻是党把我“从苦难中解放出来”。从此,新苗小学走上了康庄大道,学生最多时达到800多人。

2010年,李修会被教育部和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授予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3年,李修会又办起了新苗中学。

李修会高中毕业于摩尼中学,当年全年级三个班没有一人考上大学。李修会办学,靠的是实干与苦干。她常年阅读教育刊物,到成都、重庆、北京、上海、广州的大学参加培训,把学到的知识变成她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她举起一面旗帜,组建起一个100多人的优秀教师团队。这个团队的指导思想是“做新苗的主人,做孩子的亲人”。这个团队的成员,不比学历高低,不比就读于什么名牌大学,比的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对学生的爱,是教书育人的真本事。他们的工作时间从早晨8:30到晚上9:30,值周老师是早晨6:30到晚上10:30,生活老师则是通宵值班。老师们很苦很累,但他们从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中获取快乐与幸福。有的老师从创办新苗幼儿园开始一直干到现在,有的老师离开新苗后又再次回到新苗的校园。

有名人说,爱和榜样是教育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呵护了新苗学校学生们的成长,也是这种力量让新苗学校获得了各级领导和爱心人士的点赞与支持。省、市、县各级领导到新苗学校调研,肯定新苗学校办学成绩。市教育局领导拨付20万元新建实验室,购买电子白板教学一体机;市教育局关工委领导组织老教师常年来校,免费培训教师;市教科所派出多名支教志愿者来校上课。县关工委老领导们经常到校出主意、解难题;县教育局领导送给学校幻灯机、投影仪;县教育局领导讲,公办学校、民办学校,都是国家的学校,国家对教育的一切优惠政策都不折不扣让新苗学校享受。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向学校捐款、捐电脑、捐音响、捐书桌、捐座凳、捐图书,也不在少数。

新苗中学学生开始只有80人,后来达到600多人。2016年,市教育局评定新苗中学为泸州市初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优秀学校。30多年来,从新苗中学初中毕业考上其他中学再考上大学的共有3500多人,有的还考上了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等知名高校。

来源:泸州日报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