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让“微民生”汇集“大民声”
邀请居民代表协商议事。受访者供图 |
构建“1+8+N”民情民意常态化搜集矩阵,推动民情民意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实际行动……今年以来,聚焦“家门口微民生”服务行动,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同街道以“真实可感、全民共享”为原则,探索出“一核引领、双线融合、三步议事、一事一策”的“1231”工作法,广纳民情民意,办好民生微事,让“微民生”跟着“大民声”走。
大同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原则,搭建起民情协商小组体系,人员涵盖街道分管领导、村(社区)工作者代表、党员代表、网格员代表、村(居)民代表、“两企三新”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组织工作者等多样化群体。
该体系广泛收集各类领域代表“金点子”,并围绕民情民意出谋划策。“这个体系真的很好,把我们大家都聚在一起,能让我们老百姓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感觉我们的意见真的能被重视起来。”居民李大爷高兴地说。
同时,该街道还通过线上方式,用好“小陈在线”服务热线、“4N”合一微信群等,聚焦养老托育、便民生活服务等群众身边、可视有感领域,鼓励居民自主反映民情民意。“我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去社区反映问题,但是通过微信群就能把我们年轻人关心的养老设施配套不足的问题反映上去,真的很方便。”居民小王说。
目前,大同街道“线上+线下”征集居民意见建议14370户次,整理形成涵盖完善生活服务等诉求57条。
“工作人员到我们身边来听我们说心里话,这种工作方式很贴心。就像上次在民情茶馆,我把小区里路灯不亮的问题一说,很快就有人来解决了。”居民张阿姨表示。
据了解,大同街道依托“1+8”民情协商小组体系,实现民主恳谈交清单、群众勾选表意愿、民主议事定方向的“三步议事”,即:围绕收集的民情民意,民情协商小组通过召开恳谈会形式,商议形成民生微事初步清单并发动居民进行勾选,民情协商小组就群众意愿表达情况召开协商议事会进行讨论,共商共议形成“爱心座椅”助老服务、安全充电管理服务、“照亮回家的路”服务项目、便民小站服务项目、青少年身心成长赋能服务5项民生微事。
同时,该街道坚持“以民意议民事、以民智见实效”,将议事协商贯穿民生微事全过程,并召开街道党工委会议就民生微事清单商议形成项目方案,组织群众等各类代表30人次列席并征求项目实施的具体意见建议,形成《便民小站服务项目细化方案》等实施方案5个,细化工作任务,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下一步,街道党工委将持续推进民生微事落地落实,并坚持以居民满意为导向,开展‘我来看’‘我来评’等‘民生微事·回头看’系列活动,让居民看结果、评实效,切实推动党心民意‘双向奔赴’。”大同街道党工委书记戚玉静表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