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心理健康关爱 助力健美人格形成
——泸州市关工委深入开展心理健康关爱行动

“面对当代青少年的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差、情绪易波动、意志力薄弱等诸多心理问题,我们有必要加以正确的引导或矫正,让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翱翔在纯净的天空中。”近日,泸州市关工委执行主任喻双在谈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时,语重心长地说:“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心灵之交流、心理之抚慰、心情之共鸣。希望教师更加敬业、家长更好履职、志愿者多措并举,务必实现多赢。”
据2020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其中重度率7.4%。面对各种复杂的心理问题,泸州市关工委在思考、在探索、在实践,并于2022年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分团。2年多来,分团动员“五老”志愿者、指导基层关工委,在编撰普识教材、推进援助行动、有效指导家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教工委副主任谢铭说:“为助力健美人格形成,事态正朝着良好方向发展。”
面向全体教师,编印指导手册
2020年起,市关工委组织专家、学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广泛调查研究、典型案例解剖、科学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两年多内七易其稿,编印了“泸州市中心学生心理关爱指导手册”《心语》一书,并向全市关工“五老”、中小学教职工赠阅6万册。这是一本普适性读物,从中小学生心理关爱职责、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关爱策略、常见困扰应付等方面,深入浅出提供参考,旨在引导大家以科学、丰富、有效的方式,排解青少年成长中的烦恼。
调研中,不少“五老”、教师认为:“《心语》这本书,一是具有科普性,通俗易懂、便于掌握;二是具有可操作性,方法多元、简单实用;三是具有指导性,既聚焦困惑,又突出重点;四是具有趣味性,既轻松和谐,又图文并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关工委复印了几十册发到各村,有家长说:“之前遇到的孩子早恋、产生厌学、沉迷手机、遭遇欺凌等问题,总是不知该如何处理。在村活动室看了《心语》这本书后,我学到了不少有效的应对办法。”
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援助行动
为提升心理关爱水平,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援助和转化一批有心理问题学生,有效缓解他们的心理问题。从2023年起,市关工委牵头实施“泸州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五年行动计划”。通过赠书推广、分级培训、成果交流等形式,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初识、心理关爱方法的掌握。为弥补学校心理教师的不足,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心理健康种子工程”培训近200场次,培育“种子教师”5000余人,心理援助覆盖学生近30万人。
援助行动中,各区县将辖区内的中小学校规划成三批,在前三年逐年推进一批学校进入心理援助计划,最后两年集中进行巩固提升,确保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在心理培训教师中,泸高合江实验学校原校长徐宁、泸州老窖天府中学教师赖俊芳、古蔺县实验学校教师周维瑜等很受欢迎。他们的授课深受参训教师们认同,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家长的反思。
面对全体家长,坚持有效指导
为指导家长朋友开展好家庭教育,市关工委于2023年推出《泸州市关工委家长学校微课堂》150节(幼儿园版、小学版和初中版),其中就有不少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讲解。为推动援助计划的高效实施,近期还将研发推出50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微课视频,用通俗、高效、直观的方式,向广大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普及心理关爱知识。当前,市关工委正在征集学生心理辅导优秀论文和有明显效果的心理关爱指导个案,汇集成册后下发供参考。
在家长学校,关工“五老”、家教专家、优秀家长现身说法。他们的讲课仅是“引子”,让家长们分析案例、讨论方法并学以致用才是初衷。针对隔代监护较多、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五老”、教师通过“送教上门”进行指导。对那些有心理疾患的学生,还结成“对子”予以帮扶,尽力减轻家长的后顾之忧。崇文中学家长代表杨某说:“之前认为‘黄荆棍下出好人’,没想到越打越糟。参加了几次培训后,我改变了沟通方式,叛逆期孩子的脾气也慢慢变得温和了。”(何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