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开门治堵”半月 成效如何?
首批63项堵点治理任务全部启动,7项率先完成
10月31日,成都市公布了第一批次堵点治理任务清单。至今已过去半月时间,治堵成效如何?
11月15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截至目前,第一批次63项堵点治理任务全部启动,7项堵点任务率先完成,收到市民意见建议1861条,调整优化3条公交线路和13处公交站点,累计退围撤围面积27000余平方米、释放28条车道资源,有效缓解了治理点位的拥堵问题,持续提升城市通勤效率。
其中,第一批治堵任务中,天龙南一路片区交通组织优化,以及同怡路黄苑街路口、光华大道二段、金牛大道育仁北路口、仙舟巷、跳蹬河南路、上东大街相关点位施工围挡拆除等7项治理任务已率先完成,相关点位“缓堵增畅”效果初显。
优化交通组织 退围、撤围27204.5平方米
金牛区天龙南一路片区沿线有成都市实验小学北新校区和成都市金牛区机关第三幼儿园2所学校,每天上放学时段集中了大量接送学生车辆,车辆通行和停车供需矛盾问题突出。为解决片区拥堵难题,交管部门经过多次现场实地踏勘,分析研判片区堵点成因,并广泛征集属地单位、居民意见建议后,于11月7日起在天龙南一路片区正式启动了“单向微循环”交通组织模式。
截至目前,该片区交通运行平稳,天龙南一路早高峰车辆速度由15.6公里/小时提升至22.1公里/小时,增长约42%;晚高峰车辆速度由13.8公里/小时提升至18.2公里/小时,增长约32%,片区整体拥堵指数下降19.5%。
截至目前,公安交管部门已对115个交叉路口的信号配时进行了优化调整,共修订了235套配时方案,涵盖286个时段。通过优化机动车放行顺序,精确调控放行时间,实现了与路口实际交通流量和流向的同步协调,从而保障道路通行效率的最大化。
截至目前,各点位退围、撤围面积共计27204.5平方米,退还车道28条、人行道宽度28.5米。
优化公交站点13个
优化公交线路3条
为便利市民出行、保障城市畅通,市公交集团全面排查中心城区“5+1”区域范围内6000余个公交站点,综合分析后分类采取治理措施。截至目前,纳入第一批次治理任务清单的27个点位中(清单内为1项任务),已完成16个点位治理,优化公交站点13个、优化公交线路3条。
为有效改善新天路西站与蜀西路金粮路口、“清波社区”公交站交通拥堵状况,市公交集团采取“一分为二”分流策略,于原站点后方120米处新设一个同名站点,将3条需左转的公交线路进行了分流,减少原站点35%的停靠班次。同时,优化左转公交线路流线,通过提前变道来减少对下一路口直行车辆的干扰。在确保乘客上下车位置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为该路段高峰拥堵问题“松松绑”。
第一批堵点治理清单中包括30个“小微整治提能类”治理任务。目前该类整治工作正按照“方案成熟一个,组织审查一个”原则,城管、住建、公安交管、公园城市等部门认真研究交通组织、管线迁改和施工时序等,确保点位实施方案科学合理、实施过程快速高效。截至目前,已完成所有点位方案编制,4个点位已进场施工。第一批次30个“小微整治提能类”点位预计于2025年春节前完成26个,于2025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
收集意见1861条
初步采纳787条
相关部门深入开展交通治堵“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驻蓉单位”等活动,与居民代表、学生家长、学校教师、企业职工、人大代表等深度交流,共同探讨片区交通拥堵治理,体验监督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成效。截至11月14日,通过“12345热线”、媒体平台网友留言、座谈交流等方式共收到市民诉求意见1861条,初步已采纳787条。目前,公安交管等部门正逐一研究,针对其中具备可行性、立行见效的,随即部署落地实施。例如,日前部分市民建言献策,提出在道路条件适宜的路口实行“多车道串联掉头”交通组织模式。对此,交管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于11月11日起在武侯大道与聚福路交叉口试点实施。目前,该路口车辆掉头效率提升22.6%。
接下来,交通治堵工作还将聚焦医院、学校等人群密集区域开展专项治理,陆续开展“开门治堵‘金点子’征集”“治堵观察员走进指挥中心”等系列活动,畅通交通乱象造堵举报渠道,定期公布工作进展情况。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关注相关媒体平台、部门微信公众号等了解活动信息,积极加入成都交通治堵行动,分享治堵好点子、监督治理全过程,为畅行成都助力支招、贡献智慧。(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