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起,“肉证一码通”在成都全城推广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试行肉证一码通之后,客户扫描二维码就能看到猪肉的产地、屠宰和流通信息,不再需要我们提供纸质证明,让销售环节更加简化。”10月22日,成都市邛崃南宁街菜市场内的猪肉销售商家侯春梅告诉记者。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辜兴飞告诉记者,这是为了实现猪肉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让消费者轻松知道猪肉的准确来源,专门设计的猪肉“身份证”,当前已在成都邛崃市、龙泉驿区等区(市)县先行试点,从11月1日起,将在成都范围内全城推广。
猪肉可一码溯源
猪肉作为我国主要消费肉类,其质量安全受到广泛关注。
10月22日,在侯春梅的摊位上,记者看到,货柜上的猪肉按照部位被拆分成小块,部分猪皮上有不完整的二维码。“码是宰杀时喷上去的,你们打开‘成都肉证一码通’微信小程序,扫描猪肉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这块猪肉的来源。”侯春梅对选肉的客人说。
“这个码都不完整,怎么扫?”有客人提出质疑。“货柜上方有完整的二维码,这个码就是这批猪肉的‘身份证’,这批猪肉卖完之后,这个码会立即更新。”侯春梅解释道。
随后,市民林茹在指导下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之后,看到了该猪肉的溯源信息,“货源:遂宁市某某某养殖场,屠宰:四川金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屠宰时间:2024年10月22日……”看着手机上的信息,林茹说:“这个还挺方便,拿回去吃着也安心。”
侯春梅告诉记者,学校、单位等食堂购买猪肉时都会要求商家提供猪肉溯源信息,“以往都是纸质证明,用起来不方便,现在直接在猪身上喷二维码,节省了很多环节”。
11月1日起,全城推广使用
二维码从何而来?记者了解到,这是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利用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收集生猪养殖、屠宰、猪肉流通等信息,自动生成的二维码,然后在屠宰后将二维码喷涂在猪肉上。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辜兴飞告诉记者,“肉证一码通”是应用数字喷码技术,将动物检疫验讫印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融为一体,试行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已实现养殖贩运、屠宰加工、流通消费、监管执法等生猪产业重点环节的信息共享。
据介绍,“肉证一码通”相当于用大数据给猪肉印上“身份证”,截至目前已经在成都邛崃市、龙泉驿区等区(市)县先行试点。“下一步,我们将从11月1日开始,在全成都范围内推广使用‘肉证一码通’。”辜兴飞表示。(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闫晓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