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山乡 赋能振兴
——雅安市雨城区青江街道张碗村饮水工程建设见闻
张碗村村民查看小番茄长势
“等管子铺完通水了,以后就再也不用担心缺水了。”10月12日上午,雨城区青江街道张碗村,骑着电瓶车出门办事的村民刘艳霞,在途经路旁一处工地时,习惯性地停下看了看施工进度。“这是我们村的饮水工程项目,和这里差不多的施工面,在村里的8个村民小组都有。”
张碗村紧邻雅上线,村口位于成雅高速雅安北高速出口往碧峰峡150米处,距中心城区约2公里,由原北郊镇张碗村和白塔村合并而成。“项目全称为青江街道张碗村饮水工程,于今年9月17日开工建设。”张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强说,意在彻底解决季节性、间断性缺水问题,并同步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民生 全村纳入城市供水范围
张碗村当前生产生活用水,来自直线距离约8公里外的碧峰峡镇福国村——联平供水站,供水范围涉及周边多个行政村,张碗村恰好位于该供水站供水覆盖范围的尾端。
前些年,张碗村缺水情况并不明显。但随着近年来供水站覆盖范围内人口持续增长、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等因素,村里每年累计缺水天数、连续缺水时间也不断增加。
“今年表现最为明显。”王强坦言,尤其是海拔最高的第八、第四两个村民小组,8月至9月累计缺水天数近20天。“同期内,其余村民小组缺水时间平均也达到10余天。”
为此,青江街道办、张碗村村“两委”多方协调,通过消防车运水解了燃眉之急。但受限于通村公路有效宽度和承载能力,只能使用可装水3立方米的小型消防车,日最大送水次数超过10趟。
那段时间,家在8组的刘艳霞感受最为真切。“送来的水勉强解决了基本生活用水问题,但洗衣服、洗澡还是只能到村外亲戚朋友家解决,每天往返跑,大热天非常不方便。”
显而易见,问题只是得到暂时缓解,但还远未彻底解决。如何破解?实施工程建设铺设管网,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最优办法。
经雨城区青江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协力合作,张碗村、金鸡关村被纳入雨城区北郊片区城市供水管网延伸一期项目,项目总投资450万元(其中3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150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衔接资金)。待建成投用,两个村的4000余名群众将全部纳入城市供水保障范围。
抓进度 预计12月初可完工投用
10月19日上午9时许,张碗村村委会,青江街道张碗村饮水工程工作推进会准时召开,村“两委”、各村民小组组长、驻村工作队10多人围坐一起,商讨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会议室内,王强起了话头:“各组施工进展情况不一样,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说出来,村里好一起找施工方沟通协调。”
“有些施工面管沟深度不够,以后挖地容易挖到管子。”“有村民希望管子能埋得更快些,要不会影响到复耕复种。”……边听边记,王强也不忘叮嘱:“回去后,要继续给村民做好宣传工作,确保工程能早些建成投用。”
同时,项目现场各施工面上,也是忙碌如常。
从10月初供水管埋设开始,身怀管道热熔连接手艺的村民张洪锦,就已在工地忙个不停,每天工钱400元。
熟练的手艺,是他从不缺活干的根本。只见他先是根据管沟长度量好尺寸,将两根200毫米直径的PE管锯好长短,然后将两根管道的接头牢牢固定在热熔机上。随着温度提升,两根管子接头部分逐渐加热融化,待冷却后取出时已牢牢连接在一起,整个过程用时约20分钟。
更多负责开挖管沟的村民,则按照不同施工面所在位置,来自不同村民小组。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方采取了聘用工人开挖,以及将工段承包给村民的方式进行。
“按施工难易程度,工钱也有所不同。”施工方项目负责人杨万松介绍,单个人员聘用每天180元至200元,工段承包每米6元至10元不等。王强曾粗略计算,张碗村饮水工程施工中,被聘用本村村民不少于180人。
另一边,为解决海拔最高8组供水问题设计的增压泵房,目前也已完成基础垫层浇筑,进入主体部分施工阶段,只等11月上旬设备到位就能安装。杨万松表示,包括张碗村在内,整个工程预计将在12月初完工。
助振兴 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张碗村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村,于2017年“摘掉”穷帽,踏上致富奔康、振兴发展大道。
从脱贫到实现可持续增收致富,再到如今的振兴发展,张碗村撬动成功的诀窍,正是产业振兴。
这份产业由种植蔬菜、水果及生猪养殖构成。其中,生猪养殖已连续多年实现年出栏商品猪3000头左右,2023年仅此一项就实现产值900余万元。养鸡产业同样实现连续增长,仅去年已实现年出栏约15000只,同比2015年增加10000余只,有效带动村民实现可持续产业增收致富。
还有实现从无到有的水果产业。
沿脱贫攻坚中新建硬化的通组公路前行,550余亩由六月雪梨、脆红李组成的经果林,绿意葱茏。
“今年虽然受天气影响有所减产,但六月雪梨亩产量也有1000至1500公斤,脆红李亩产量也有1500至2000公斤。”张碗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学林说,平均售价分别达到5.6元/公斤、4元/公斤。
以中省财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为依托,结合本村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定位,先后建成占地1000立方米的冻库、150平方米的初加工车间。与川农大、雅安文旅集团深度合作,实现“校地”“校地企”党建共建,开发乡村振兴系列研学课程、大学生劳动实践课程。60亩高标准农田打造完成,将引入社会资金开展粮食作物复合种植。争取到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成占地2500平方米的国药生产车间,并在今年初与四川嘉合三木药业有限公司签订租赁协议,实现村集体年增收7万元……
“厂房租金收入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解决村民季节性就业问题。”刘学林透露,今年仅试运行2个月,就实现每月聘用60位村民入厂上班,月平均收入达到3300元至3600元。“明年加工生产线全开,运行时间将达到6个月,聘用人数肯定还会增加。”
从种植养殖产业,到药材加工产业,再到尝试农旅融合,张碗村产业振兴的步子越走越大、越走越稳。而如此要做到越走越强,必定需要包括更稳定、充沛水资源的供给。“此次饮水工程的落地,必将进一步夯实张碗村产业发展的底子和底气,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可靠的水资源保障。”青江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张碗村联系领导曾文俊说。
记者 孙振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