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叙永实践”

近年来,泸州市叙永县立足中度老龄化县情,聚焦人口老龄化趋势,坚持客观把握老龄社会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探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叙永实践”。
准确识变,绘就体系建设“一张图”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叙永县现有常住人口55.29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1.47万人(城市老人约3.55万人,农村老人约7.9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0.7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8.8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5.94%,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分别上升5.89%和5.57%,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面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趋势,叙永县委、县政府将人口老龄化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应对,将老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为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叙永县制定实施《叙永县老龄化事业和养老服务“十四五”规划》《叙永县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全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叙永县根据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划分的县域片区,依托片区中心镇区位较优、医疗条件较好、配套设施完善等优势,重新对全县养老设施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和系统调整,在县级设“1”个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统筹指导全县养老工作;按照服务需求设立“2”个功能中心,补齐功能短板;在片区中心镇设“N”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优化片区资源、提升服务水平;将撤并后的空置敬老院打造为城乡互助养老点、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站点,推动构建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确保到2035年实现“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战略目标,形成具有“叙永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模式。
科学应变,织密养老服务“一张网”
老年人口高质量发展需要相匹配的服务体系,为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叙永县坚持牢牢把握养老服务重在基层的规律特点,积极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推动构建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失能照护为重点,居家社区机构协调贯通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
重点建设县失能照护中心,引入专业服务团队管理运营,配足护理床位和护理人员,以全托式专业照护服务为主,集中供养83名意愿入住的失能特困老人和15名经济困难失能老人,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照料。
为着力破解居家养老困局,叙永县分区域包保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不断健全留守老人定期巡访工作机制,为1.4万名特殊困难老人购买上门居家养老服务,为108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依托城乡社区治理项目,叙永县发动老年大学师生力量,搭建“夕阳如烛”治理学院,动员鼓励400余名社区老龄骨干、低龄老人等,积极参与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开展“牵手你我他”“传递关爱·温暖同行”系列活动,助力困难、高龄老人日常生活。
同时,叙永县还稳步推进“医养结合”模式,整合养老和医疗卫生资源,在县社会救助福利中心内设老年病科,县中医院指派一医一护人员值班值守,为老人完善健康档案、提供健康巡诊和用药指导,开通院内老人门诊、住院“绿色通道”,确保院内入住老人小病不出院、重病能急诊。截至目前,叙永县25所养老机构均与医疗机构签订了“医养结合”合作协议。
主动求变,谋定提质增效“一盘棋”
立足全县老龄事业发展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改革现状,叙永县谋定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从“有”向“优”再次提质升级。
用好新技术,探索搭建全县老年人数据库,开展“智慧型”养老服务试点,通过线上实时收集老年人健康数据、问题需求等,精准传达至相应服务机构,第一时间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理疗、精神慰藉等服务,推动养老服务智慧化、数字化转型。
培育新人才,举办护理人才能力提升培训7期420余人次,鼓励动员169名从业人员参与社会工作师、养老护理员等考评,为68名专职人员、19名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发放岗位补助、从业年限补助,实现全县老龄工作专业人才总数增长47%,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拓宽新赛道,叙永县立足现有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围绕构建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健全康养产业体系、深化“医养结合”模式等重点领域,探索培育养老服务主体产业、关联产业和衍生产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释放养老消费潜力,不断壮大全县银发经济规模。
下一步,叙永县将坚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不断开创老龄事业新局面,助力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新时代乡村振兴乌蒙示范建设,让全县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于凌、李洪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