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饮酒被送ICU 秋冬药酒养生警惕乌头碱中毒
重阳饮菊花酒以避瘟疫,端午饮用雄黄酒清热解毒……自古以来,药酒都被认为具有保健功效,在民间广泛应用。随着气温下降,最近不少人也搬出了家中自制的养生酒,偶尔小酌,养生御寒。殊不知,药酒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果不小心选用错误的泡酒药材,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中毒后果。
药酒变“毒酒”
成都5个大爷养生酒喝进ICU
近日,华西第四医院接诊了5个喝了同一瓶药酒的大爷。几个大爷聚餐喝药酒,饮用量从1/2两到4两之间,喝酒约10分钟大家都出现“口舌、四肢、胸背部麻木,恶心呕吐,心慌心悸,血压下降”等症状后紧急送医。
在对药酒送检过程中,发现酒内含有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成分,医生判断5个大爷应该是乌头碱中毒。经过胃肠净化、药物对抗、血液净化等积极救治,大爷们最终转危为安。
据华西第四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罗林娜介绍,药酒中毒中,最常见的毒素就是乌头碱。川乌、草乌、附子、铁棒锤等都含有极大毒性的乌头碱,其在治疗风湿关节炎、关节痛、跌打损伤、肿瘤等疾病中应用广泛。“乌头类生物碱治疗安全窗窄,服用0.2毫克就会中毒,加工不当,过量服用都会导致中毒。且乌头碱中毒目前无特殊解药,口服2-4毫克就会达到致死剂量,病死率15.1%。”
安全剂量范围极窄
乌头碱不建议大众食用
记者了解到,乌头碱急性中毒主要有3大症候群,首发症状为口周及面部麻木感,部分头晕耳鸣、出汗,重者全身发麻,肢体僵硬、头痛、视物模糊甚至昏迷。出现心悸、胸闷、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乌头碱的安全剂量范围非常窄,不建议大众食用,家庭、个人也不要擅自采摘、加工和食用川乌、草乌等具有毒性的中药材,凡是含有附子、乌头的药酒仅建议遵医嘱适量外用。”罗林娜告诉记者,有研究表明,经蒸煮炮制后的乌头,其毒性较原生物碱降低至1/200,而有效成分却未被破坏,因此乌头碱类药物入煎剂,一般要煎煮1小时以上,且服用需严格掌握剂量,二次用药需保持一定时间间隔。
罗林娜提醒,不要采食不熟悉的植物,不要自行配制药酒并饮用,也不要喝无标识或标识不明的药酒。“生活中如果遇到了这类中毒的人,一定要及时送来医院,尽早治疗,否则患者随时存在致命性心律失常风险。”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胡瑰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