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基层联播

帮扶进行时|麻醉医师陈祖权:为凉山基层医疗注入“带不走”的力量

2024年09月23日17:47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9月21日,来自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的麻醉科医师陈祖权正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参加2024年度学术会议,参与探讨四川省民族地区ERAS(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老年患者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新进展。8个月前,陈祖权积极响应四川省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和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管理办公室号召,主动申请前往凉山州喜德县人民医院,开启为期一年的对口支援帮扶工作。

陈祖权医师指导调试麻醉机参数。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供图

从手术室到内镜室 带来先进的医疗技术

今年5月,喜德县人民医院接诊了一名49岁女性患者,该患者有直肠息肉病史,曾在其他医疗机构接受内镜下治疗,痛苦的就医体验导致患者过度紧张,排斥治疗。陈祖权与医疗专家团队,改善传统方式,通过耐心解释,在清醒镇静麻醉下顺利完成直肠息肉氩等离子凝固手术治疗。术后,该患者迅速苏醒,经过两天观察治疗后出院。过去,类似的手术可能无法在当地医院进行,而清醒镇静麻醉技术的引入,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紧张和痛苦。

今年1月至8月,陈祖权参与完成670余例手术。作为麻醉医生,他不仅在手术室参与临床麻醉,还在每周四进行麻醉门诊,将工作延伸至内镜室等场景,提高患者就诊舒适度。来到喜德县人民医院后,他带领麻醉团队,新开展无痛麻醉下纤支镜检查和治疗。以前类似的检查患者呛咳严重,接受度差。开展这项技术后,患者反响普遍良好。陈祖权还引入和开展麻醉药物泵注自动化、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提高了县医院麻醉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日常工作之余,陈祖权医师也多次参与大型巡诊活动,向当地民众普及和宣传医疗卫生健康知识。“以前许多患者需要跑到西昌做检查,费时又费力,现如今在当地县医院就能解决,比如无痛纤支镜、无痛胃肠镜检查等。”他说,通过巡诊,希望更多患者了解到“家门口”也可以享受到与省市级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不再为看病而奔波。

陈祖权医师正进行学术讲座。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供图

改善基层条件 留下带不走的设备和人才

在基层医院,麻醉医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设备的老旧和药品的短缺常常让基层医疗人员面临巨大的挑战。据陈医生回忆,曾有一位70多岁的老年患者,因肾结石引发剧烈疼痛急诊入院,同时伴随频发性二联率的心律失常,手术及麻醉风险极高。“患者病情危急且面临做与不做风险都很高的两难选择。”陈祖权和团队,一边用现有药物控制心律,一边紧急协调资源,最后成功为患者实施手术。

陈祖权不仅关注眼前的问题,还着眼于医院的长期发展。“在省里医院工作时,我只需要安心做好手术,但在这里还有很多客观条件需克服。比如老旧仪器检查范围很有限;心脏病患者紧急需要手术,有的药品和设备也缺乏,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陈祖权十分感慨。之后,他和团队不遗余力地寻找解决办法,积极向医院领导及上级单位反映具体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难题,就是对口帮扶的意义所在。”他说。

陈医生还投入精力通过“师带徒”为喜德县人民医院培养麻醉人才。他手把手教授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和无痛纤支镜检查等技术,通过示范教学,帮助当地医生从零经验逐渐积累到能够独立操作。

每个月,陈祖权还组织同事们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和技术分享,确保医生们能在工作中持续提升自己的麻醉专业技术水平。他说:“帮扶不仅是短暂的停留,而是要建立长久的联系,未来有棘手的问题,还可以通过远程方式继续探讨和解决。”

陈祖权医生深知帮扶时间有限,但他坚信自己是这场帮扶接力赛中的一环,“希望通过一次次接力,能为当地医疗卫生健康状况带来新的改变,让老百姓真正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武茹玉)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