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记者调查

川妹子的川剧梦:川渝融成大舞台

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
2024年09月17日06:05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中的这几句诗,对川剧演员杨丽来说有特别的意义。她觉得,这诗句能够表现出她离开川剧又回归的感情经历。正好她姓杨,对应着“杨柳依依”;她在名字后边加了一个“霏”字作为微信名,对应着“雨雪霏霏”。

川剧演员杨丽。受访者

川剧演员杨丽。受访者供图

包括川剧名家刘芸在内的众多老师,对杨丽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让她至今念念不忘。“挺幸运的,我遇见的老师都挺好,愿意把他们的东西传给我。”

川妹子的川剧梦

杨丽能与川剧结缘,有偶然也有必然。11岁那年,她正在上初中,攀枝花川剧团来学校里招生。她因为个子小,没有挤进去,差点错过考试。幸亏一位老师眼尖,看到了门后还有一个。一试唱,发现她嗓音可以,最高的音也能唱上去,比其他同学都强。就这样,她成了那次招生唯一通过的选手。“到现在,我都很感谢那位老师,发现了门后边的我。”杨丽感慨地说。

虽然父母不是搞艺术的,但是杨丽从小爱看川剧。看到在学校里表演的禁毒剧目,她觉得川剧老师们表演得好生动。虽然家人有点担心个子不高会影响她学艺术,但还是尊重了杨丽的心愿,同意她到成都来上学。这样,她来到四川省艺术职业学院,成了一名委培生。

1999年入校,2003年毕业,杨丽被分配到攀枝花川剧团。因为院团改革,川剧团先是改称艺术剧院,后来又改称艺术中心。但不管名称怎样变,这个单位一直都是杨丽心里的家。曾经有八年时间,杨丽没有唱过川剧,去做其他一些形式的表演工作,但川剧的旋律始终回荡在她的心里。

直到有一天,听说以后又要恢复川剧工作了,杨丽开心得像回到了童年。拆团好拆,重建困难。川剧团宣布重建的时候,发现什么都缺,尤其是缺人才。当年的唱将们已经不在一起,“锣齐鼓不齐”。好在大家热爱川剧的心还在,克服着种种困难,把川剧团逐渐重新建起来,把川剧唱起来。

重打锣鼓另开张,再建剧团难处多。“幸亏国家这些年越来越支持传统文化的复兴,川剧团的情况才逐渐好转。”杨丽说,真的很感谢国家,让川剧又有了振兴的希望。现在她们都抓住机会,从攀枝花走向成都、走向各地,去学习,去培训,去表演,让川剧的活力更多起来。

出于对川剧的情结和热爱,杨丽不愿意躺平,她想为川剧振兴做点事。所以这几年,她拼命地学习、充电、演出,要帮川剧“火一把”。 “辛辛苦苦学了这么多年,还是羡慕在台上表演的感觉。”杨丽表示,虽然各种比赛过程挺艰辛,条件没有大的剧团好,甚至有时还得借人借乐器,但是只要一站上舞台,就有了浑身是劲的感觉。

“川剧就像四川麻辣烫,什么调味儿都有。”杨丽说她喜欢川剧的原因之一,是川剧很贴近生活,风趣幽默,不死板,很活泛。

川渝融合川剧圈

杨丽在川剧《铁笼山》中饰演杜后。受访者供图

杨丽在川剧《铁笼山》中饰演杜后。受访者供图

9月14日晚,三出川剧折子戏在成都市锦江剧场上演。这是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由攀枝花市艺术中心选送的川剧折子戏《陈仓逼良》,以独特的风格获得了演出的成功。杨丽作为该剧主要演员,以精湛的川剧技艺表演,获得了现场观众的好评和掌声。

观众反馈的掌声和认可,对演员是最高的肯定。“挺喜欢在舞台上演出的感觉,感觉自己很享受。”杨丽说,这种演出的机会少,所以她每次出来都很珍惜。前一天演完之后,杨丽兴奋得到凌晨三点都睡不着觉,那个兴奋劲儿一时半会过不去。

去年的四川省川剧汇演,杨丽也参加了,当时的剧目是《铁笼山》。杨丽觉得这样的活动和比赛非常好,可以开阔各地演员的眼界,在同台竞技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

今年9月1日起,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的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在两地同步施行。据介绍,这是全国首次在文化领域开展的省际实体性协同立法。这项立法工作,体现出四川和重庆对川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视,也给川剧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希望。

“很开心能颁布这个法规,我们川剧就会发展更好了。”杨丽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介绍,这次的川剧节和川剧汇演活动,也有帮助宣传这项法规的意义。

“跨省文化融合,形成一个互动,这是个好事情,能相互学习、交流,更有利于川剧发展。”杨丽回忆,当时听说川剧立法了,她第一反应就是能不能促进招生?是不是家乡攀枝花的川剧事业就后续有人了?今年39岁的杨丽,正处在一个演员比较成熟的艺术时期。她一边演戏,一边经常思考着川剧的传承问题。促进川剧招生是萦绕她心头的大事,因为它关系到川剧的未来和前途。她希望政府能投入资源、整合优势,多多推动川剧的跨地区发展,也让攀枝花的川剧能再现辉煌。

川剧的影响范围,不限于如今的四川省行政区域。在重庆、贵州等地,也存在着川剧的重大影响。虽然在行政区域上分属不同的地方,但是川剧在文化上是密不可分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艺术圈。现在川渝两地同步立法发展川剧,被业界人士评价为川剧的“破镜重圆”。

杨丽介绍,之前两地虽然也都有川剧,但是缺少深度融合。川渝本是一家,川剧只有一个,希望以后两个地方能合成一个大的舞台。“我觉得应该会这样,以后可能会向这个方向发展。”杨丽憧憬着。她认为在这个大趋势下,川剧可能会更有活力。她和同事们,将来也会和重庆川剧界有更多的互动,有更好更大的舞台去展示自己、学习他人。

老树新花更争妍

杨丽在川剧《陈仓逼良》中饰演陈仓女。受访者供图

杨丽在川剧《陈仓逼良》中饰演陈仓女。受访者供图

眼下,杨丽正在全力投入这次汇演活动。下一步,她还将参加四川省第七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川剧之路,道阻且长。但是杨丽身上有力量,心里有希望,要与时代一起托举川剧助其璀璨闪亮。

传统文化要发展,不能故步自封,必须跟上时代。现实中,老派的风格,往往只吸引老年人群。这是传统文化传承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不只川剧才有。这个重大问题,引起了杨丽的深入思考。

“让年轻人也喜欢,这是川剧的希望所在。”杨丽欣慰地表示,她发现年轻人也是喜欢传统文化的,前提是传统文化得创新自强。有些老的川剧唱段,就是行内人都不容易坐着听完,怎么来指望年轻人喜欢?所以必须改进完善。杨丽坦言,川剧的改与不改,是一个挺矛盾的事:改得太多不像川剧了,改得太少没啥意义。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一个适宜的平衡度,来推动川剧在新时代的发展,是全行业人共同的使命。

歌手刀郎推出新专辑后,出现了一个意外的现象。就是全国各个地方剧种,都用自己的风格演绎了其中的流行歌曲,如《翩翩》《罗刹海市》等。这个现象,给社会尤其是文艺界带来了思考——传统艺术和流行艺术的结合,可能是一个趋势。

杨丽介绍,其实川剧也在进行类似的尝试和探索。2017年,她参演的实验剧《聂小倩与宁采臣》在上海国际艺术节舞台上,受到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喜欢和欣赏。这样的尝试既守护传统的精华,也借鉴了时代的元素,可能是传统艺术随着时代发展的一个新思路。

作为川剧的中青年一代,杨丽他们不但要思考怎样唱好戏,还要思考川剧的传承发展。“所以每次选戏的时候,其实都挺费脑子的。”杨丽的笑有点无奈,但也透着坚毅。

“我说我唱川剧,经常有人问我会变脸吗?”杨丽说,要打破社会上这种刻板的印象,川剧人自己得努力。变脸确实是一种高超的川剧技艺,但川剧不只有变脸。希望川剧名家们,多推出让人耳熟能详的唱段,像京剧的《卖水》、越剧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之类唱段一样,传唱流行,脍炙人口。不能让人们一说起川剧,就是“变脸”,就是“喷火”。

杨丽表示,个人的想法虽然渺小,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努力。她相信,每一个微小的思想火花,聚在一起就是光。

(责编:罗昱、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