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百年水码头的“焕新密码”

2024年09月11日10:22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昔日,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镇的太平古街商贾云集,是当地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有人曾用“白日千人拱手,夜来万盏明灯”形容当时的繁华与盛况。如今,街区在逐渐走向破旧落寞之际,峰回路转,不仅重拾昔日荣光,还在“慢”与“沸”之间找到了乡村振兴的独特密码。

“慢下来” 用心留住一方乡愁

走进太平古街,石板路悠长静谧,造船坊、铁匠铺、竹编坊、豆花饭店……旧时光里的场景依次铺展开来。

一眼望去,这是川西平原常见的古镇。走近了,便会察觉到不同之处。老街绵延一二里,全为木结构,抬头不见电线电缆,低头难觅水管槽道。沿街商铺均保留前店后宅的格局,有的店铺经营着新营生,有的则延续着绵延几代人的生意。

“我们最大限度地尊重历史,还古街原貌。”47岁的王进,现任永寿镇罗平社区党委书记,参与了街区改造全过程。他向我们揭开了古街的“秘密”:你看到的“破旧”,是我们追求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效果。

过去的太平曾是眉山河东第一大集镇,作为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保存了百余处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但在2005年合乡并镇后,街区逐渐走向没落,直到2021年,地方政府以“太平古街”为名成功申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并于2023年启动改造修缮工程。

“守住乡愁的关键在于‘慢下来’。”王进认为,不仅要恢复旧时风貌,还要保留居民们的慢节奏生活方式。

太平古街。永寿镇罗平社区供图

太平古街。永寿镇罗平社区供图

改造过程中,街区避免大拆大建,而是聘请老木匠,使用旧材料,运用老工艺,小规模、渐进式地进行改造,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并充分鼓励当地百姓主动参与方案设计、过程监督等,确保新街区能够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

“这才是原生态!”古街初步改造完成后,已搬到城里的王先生,喜欢时不时来转转,这里的一切让他仿佛回到了过去那个年代,总是不由发出赞叹。

“沸起来”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慢”,是太平古街的一种生活态度与发展定力;“沸”,则是它对未来的热切期待与发展方向的昭示。

“太平古街有着很丰富的发展资源。”王进细数道,有豆花、腌鸡两张亮眼的美食名片,还有火绘、枕头粑、花生糖等7家非遗工作坊,以及码头、宗教、农耕等文化底蕴。

如何能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为街区聚人气、拢商气?在王进看来,举办高质量的会节活动是一个突破口。

龙舟赛现场。谭雁云供图

龙舟赛现场。谭雁云供图

今年6月,“一元逛太平古街”消费活动在眉山市民的朋友圈广泛传播,罗平社区争取到了相关慈善组织的支持, 联合13家商家,在每周星期六常态化开展一元豆花饭、盖碗茶、汉服体验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打卡。

端午期间,古街举办的“村舟荟”“千桌万人豆花宴”等活动,吸引了超过10万人驻足,火爆程度超出预期。如今,古街的豆花饭店从1家增加至13家,平均每月营业额从3000元上升至8万元左右。

越来越热闹的太平古街,也让不少年轻人看到了家乡的希望。“目前已有300余人回流到社区,其中不乏年轻人返乡创业,准备开咖啡店、民宿等,我们非常欢迎!”王进高兴地说。

王进坦言,街区发展的关键在于年轻人才的不断涌现,乡村振兴亦是如此。“明年,我们计划在每个季度推出一个大型会节活动,让热闹的古街成为常态,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赵祖乐、李鹊会)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