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学习新思想 争做教育家——人民网聚焦四川教育强省系列访谈”(十三)

张万里:啃下“硬骨头” 解决“卡脖子” 把科研成果谱写在祖国大地上

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
2024年09月11日09:10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根据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全国少工委《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2024“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主题活动的通知》,由四川省教育厅指导,人民网四川频道、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四川省教育学会邀请川内40位教育工作者,开展“学习新思想 争做教育家——人民网聚焦四川教育强省系列访谈”,全面展现广大教育工作者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与抱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个人简介】

张万里,男,重庆铜梁人,博士,中共党员。现任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导,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长期从事单晶薄膜与滤波器芯片、集成敏感薄膜与传感器芯片、微系统与封装集成技术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要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

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成长为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

人民网:感谢您接受人民网专访。请您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您所在学校的发展情况。

张万里:电子科技大学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一直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先后进入了“211”“985”“双一流”高校建设行列。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已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0e5158a3e8921cbfe172803a319892d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全景。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素养、扎实基础、知识综合与创新能力,未来能引领科技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引领性人才。积极推进始于新生、逐级挑战、贯通四年的新工科项目式培养体系,深入推进高水平“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活动,着力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本科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率超过70%,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超过半数的研究生赴国家重点单位就业。学生以素质全面、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后劲足等鲜明特点受到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

学校大力实施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战略,以“顶天、立地、树人”为科研工作定位,努力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科技创新格局,不断提升集成攻关和原始创新能力;并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科研的独特优势,加强校地联动,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及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建设,在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等设立研究机构,与成都市共同建设高校成果转化产业带,在人才培养集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能级提升等方面积极作出成电贡献。

努力做具有大学问、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的大先生

人民网:今年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请您结合自身实际,给我们分享您的考量和实践。

张万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不断在实践中思考和探索:好老师是什么样的?怎样弘扬“教育家精神”?

张万里教授在2024成渝集成电路产业峰会(重庆)作主题报告。受访者供图

在我国集成电路发展迅速,但高端技术人才缺口仍然巨大的背景下,我始终认为,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服务国家大局,砥砺奋斗,是我们集成电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为此,我坚守“理想信念教育为先”的理念,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结合科研团队突破技术封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案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结合,树立远大志向,学生中赴国家重点单位、边远地区就业比例超过61%。所在课题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卡脖子”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培养的博士生党员杨超2年实现Science和Nature双发,分别获评2019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博士生王杰军获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和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带领学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等荣誉,《微电子器件》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学院获评四川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标杆院系。工作35年来,我也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影响学生,在拓宽自身视野、提升自我的同时,乐教爱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给学生讲述晶圆制造过程。受访者供图

在我眼中,好老师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做具有大学问、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的大先生。要始终心中装着国家和民族,选课题做研究都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努力把科研成果谱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国尽责担责。要躬耕实践,扎根三尺讲台、倾心教书育人,努力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在点滴的日常工作中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此外,在我躬耕教坛35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关键词,那就是“集成”。一方面,“集成”在具体科学研究中表现为,我们需要把具有特定功能的薄膜器件集成到需要它们的应用场景中去,通过这些集成的工作,解决一些重大需求中传统方法“无法集成、测得不准、坏得太快”等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也是我个人认为更重要的层面,就是在技术集成的过程中,在科研选题、技术路线选择和人才培养工作中,要把个人的科研兴趣、学术创新和国家重大需求紧密集成、深度融合。

对此,我分享两点感悟:

第一,创新是根本,必须走不一样的路。西方国家利用技术先发优势构建了产品垄断和专利壁垒,对我国进行产品禁运和技术封锁,打破这一局面的唯一途径就是创新。30余年来,我国的科研硬件和平台能力快速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和有组织的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2014年起,我带领我们团队的几个青年教师开展单晶薄膜材料和器件集成工艺的研究,走出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摆脱了美国的专利封锁和技术限制,获2022年高等学校优秀科技成果技术发明一等奖。所以,面对等不来、买不来也讨不来的核心技术和瓶颈技术,我们要勇于、敢于、乐于、善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张万里教授在2023成渝集成电路产业峰会(成都)作主题报告。受访者供图

第二,紧密围绕国家需求,坚守与坚持。国家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需要“坐穿冷板凳,潜心十数年”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应用验证。2003年开始,为满足发动机内部高温、高压、高速气流冲刷极端环境条件下温度、应力等测试需求,我所在的课题组开展了长期的器件集成研究,尝试了数十种器件结构组合,开展了上万次集成工艺实验,攻克了集成器件膜层结构设计、复杂非均匀曲面集成薄膜工艺等关键技术,最终研制出适用于极端环境的特种薄膜集成传感器。历经15年,成功应用于多款发动机研发设计中提取工作参数,获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日复一日的艰难攻关中,我们不仅有对国家重大需求的坚守,也有对探索科学真理和技术原理的不懈坚持。10年、15年、35年……我们将继续用智慧和坚韧啃下来更难的“硬骨头”,继续培养更多科研作风严谨和矢志追求卓越的老师和学生。

建议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急需,培养未来拔尖创新人才

人民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行了部署。请您谈谈您对这方面工作的认识,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张万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了系列部署,其中强调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

张万里教授作主题党课。受访者供图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一直以来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大家知道,集成电路产业链很长,包含从材料、装备、EDA工具,到IP、设计、制造、封测、应用方案等诸多环节,行业技术进步更新换代快,涉及的材料和实验设备昂贵,有产业经验的师资又极为稀缺,导致难以形成非常有效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培养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也远远跟不上国家战略发展需求。

为学生讲解学科发展。受访者供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主要做了几项工作:一是强化实验平台建设,带领学院获批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全链条实验线,构建“1+N”产学研合作体系,有效支撑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三位一体创新发展。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教师队伍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计划,选派一线教师前往合作企业进行跟岗研修,深入了解国家和产业需求,在师资能力提升上进行先导性实践探索。三是创新培养模式,组织开展“三个一工程”计划,即“一条龙IC综合实验、一次芯片流片验证、一学期企业工程实践”。实施“强芯铸魂”集成电路本硕博贯通培养特别行动计划,突出理论与实践一体、课程与项目融合、学校与企业协同、核心与个性并举,超常规培养胜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集成电路领域拔尖创新和领军人才,相关成果获评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2021年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张万里教授在重庆大足城南高级中学作报告。受访者供图

要说对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我想最关键的是开展有组织的人才培养。具体来讲:在培养目标上,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急需,尤其是“卡脖子”领域,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在培养方式上,要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突出实战,把产业、项目一线的实际问题引入人才培养实践当中;在评价机制上,要坚持人才培养普遍规律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和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方式方法,营造宽容失败、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