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市州

鱼凫书院:一颗跳动的炽热“文心”

2024年08月05日17:33 |
小字号

“‘鱼凫今日是阳关,九度长征九度还’,杨升庵谪戍云南,途经叙永时,为古道的危峰兀立和永宁城的淳朴民风感慨不已。他挥笔赋诗,在这里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鱼凫古街,一座古朴雅致的书院门前,中国作协会员、叙永籍作家刘光富正在讲述叙永历史文化。书院面积虽小,容纳不下太多人,但男女老少都挤在街上津津有味听学。过去,这样的场景经常在鱼凫书院水街旧址门前上演。

如今的书院已搬迁新址,面积拓展至上千平米。随着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泸州又一书院——川南临港自贸区“鱼凫书院”日前已经开门迎客,其他地区鱼凫书院建设进入前期筹划阶段。从县城到市城,一座小小书院承载厚重的历史文化,凝聚着创办者的心血和无数热爱文化者的呵护,也书写着新时代的文化篇章。

对书院创办人刘光富而言,“鱼凫书院”能有今天的成绩,不靠别的,就靠一颗永远跳动的炽热“文心”。

传递文化薪火

鱼凫书院在历史文化名城诞生

“在翻阅古籍时,我偶然间被一篇描绘白鹿洞书院的文章深深吸引。那千年的历史积淀,如同一部生动的史书,触动了我的心弦。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古老书院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消逝于历史的尘埃中。所以我决心创办一座书院,让文化的薪火得以延续,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历史的温度,品味文化的韵味。”在谈到创立书院的初衷时,刘光富说。

如果说对文学的热爱点燃了刘光富心中创办书院的明灯,那么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则给予他持续实践的动力。

2014年4月,叙永县大西门巷道内的一间小屋内,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两百余册书籍,这便是书院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屋吸引了一些叙永名人与文化爱好者的关注。然而,随着访客的日益增多,小屋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夏日炎炎,文友虽个个汗流浃背,却依然难掩对文化的热爱。刘光富深知,书院需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于是,他不停奔波为书院寻找新的栖身之所。最终,书院的选址落在了鱼凫古街的水街区域,占地50多平方米,并挂起了“鱼凫书院”的牌子,也成立了四川省第二个县级红色文化研究会。

“鱼凫是巴蜀文化之根,叙永县是首批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儿童文学之乡’,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叙永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取名‘鱼凫’意境深远,同时邀请叙永籍全国著名书画家陈仕彬题写了书院牌匾。”刘光富介绍,书院人多时有上百人,刘光富不得不在庭院坝子上讲学。而前来交流的人,书院里站不下,大家就站在街道、坝子里听学。

随着人气越来越旺,刘光富只好重新寻找地址,搬迁书院。2016年秋,书院搬到鱼凫古街的映月楼,面积扩大到一千多平米,可以容纳数百人,刘光富心中理想的“鱼凫书院”终于诞生了。

书院以凸显地方特色文化进行布局,每一处空间都精心雕琢,洋溢着浓郁的文化古韵。前厅之中,杨升庵的画像赫然在目。大厅内,琴棋书画错落有致,茶台书案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与茶香,四周墙壁上,历史与文化名人的风采跃然其上,他们的故事与智慧,在这里静静流淌。这里藏书6000余册,既有刘光富多年积累的,也不乏全国众多知名人士的亲笔签名之作。

如今,静坐书院,既有东门河的潺潺流水声相伴,又有窗外鸟飞鱼跃的美景相衬,书香与茶香交织,自成一种超脱尘嚣的宁静,不禁令人心驰神往。

紧跟时代

这颗“文心”一直在跳动

“妈妈洗脚,小时候你照顾我,现在我也可以照顾您……”鱼凫书院内,老中青幼几世同堂,孩子们耐心地替长辈洗脚奉茶,场面温馨愉悦,孝文化在欢声笑语间代代相传。这,正是鱼凫书院举办“孝老敬亲活动”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鱼凫书院始终秉持着“水土养人,文化养心”的核心理念,不断推动着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每年定期举办“孝老敬亲”温馨活动外,还开展“叙永龙门阵,摆起!”“书香叙永”等读书活动,邀请专家讲授传统文化知识,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交流互鉴的平台。

特别是刘光富自己开展的“刘老师聊写作”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创作,获得广泛好评。其中的“写作公益讲座”,刘光富亲自前往108所学校开展公益讲学,并坚持不吃饭、不卖书、不收费的“三不”原则,让知识的光芒照亮了4万余名学生的心灵。

“鱼凫书院”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非遗文化传承的一片净土。

“叙永建城七百多年,积累了不少文化宝藏。而这些散落民间的瑰宝,很多因为得不到进一步的挖掘和传承,正在被社会遗忘,实在是太可惜了。”为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刘光富将书院发展和地方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相结合,巧妙地将非遗文化的精髓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之中。市级非遗“两河桃片”,经书院挖掘推广,不仅让当地人重温了儿时的味道,也让外地客人对本地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目前,书院已成功将该县“菌子鸡”“吊洞砂锅”“炒米糖”等30余种省市级非遗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吊洞砂锅技艺复杂、历史悠久,但推广一直很难。刘光富得知后,便把砂锅陈列在书院展厅,向来访客人作重点介绍。外地打工的传承人龚琴被刘光富的情怀感动,于是又回到叙永,继承吊洞砂锅的手艺。

跟随时代发展,书院还积极推进乡村振兴。

赤水镇的凤凰李、甜橙,雪山关牛肉,古树茶……在鱼凫书院的大厅陈列柜里,摆着各种各样的土特产、地方名小吃共70 余种文创产品,都是刘光富走遍几百个村寨一个个甄选出来的。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相结合,依托书院品牌影响力扩大知名度,以伴手礼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

鱼凫书院影响力有目共睹,得到了全国知名人士的认可和鼓励。

“鱼凫书院作为叙永的文化阵地、文化品牌,要好好办,扛起这份传承的责任。刘老师写作讲座要传得更广、走得更宽。” 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当代著名作家阿来两次到访书院,他对刘光富寄予厚望,与此同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李春雷到访书院时也高度赞赏:“鱼凫书院多年来一直跟随时代脉搏跳动,是叙永县城的一颗文心。”

做大做强

让“文心”跳动在更宽广的土地上

2023 年秋,叙永籍知名律师李强拜访鱼凫书院,在门口看到“中师生之家”挂牌时,他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和刘光富一样,李强也是从叙永师范学校毕业的一名中师生,两人在交谈间共同回忆起那段师范的青葱岁月,他不禁问刘光富:“现在中师生遍及各地,为何不在酒城泸州也搞一个‘中师生之家’,建一座鱼凫书院呢?”其实,刘光富有过这个想法,但由于书院建设面临多方困难,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李强坚定地说:“既然想干,我们就干,有什么困难我们一起解决。”

两人说干就干,泸州鱼凫书院被提上议事日程,从最初的选址到最终装修投用,仅仅用了半年时间。今年6月,占地1000余平方米,按照宋代美学风格进行布局的川南临港自贸区鱼凫书院,正式亮相,开门纳客。

书院大厅,橘色灯光烘托温馨氛围,留声机慢条斯理地流淌出舒缓的古典乐,书香茶香萦绕其间;正面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书籍,巨幅的杨升庵《临江仙》笔触遒劲有力;抬头看去,天花板上挂满泸州油纸伞,灯影与伞影交织,诉说传统文化的浪漫韵味;茶室内挂画尽显长江文化,就连茶室间“酒有余”“香四宇”等名字也皆取自唐宋诗词的泸州元素,无不诉说着传统文化的深邃。

开院以来,泸州鱼凫书院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

“没想到泸州也有这样一座鱼凫书院,既可以看书、交流文化,也可以喝茶、聚餐,还是泸州非遗文化的一个展览馆。”文化爱好者罗艳作为书院的常客,忍不住一番感慨。

“一地一特色,一院一风格。十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展现文化自信,用文化为一座城市铸魂,是鱼凫书院的责任。”谈到书院的未来规划时,刘光富还说,“未来,鱼凫书院还会跟随时代脉搏,持续致力于文化传承和品牌打造,不断赋能乡村振兴,让这颗边远县城孕育的‘文心’跳动在更宽广的土地上,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来源:叙永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李强强、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