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创新“微检治”工作模式 深度嵌入县域“善”治

2024年07月30日15:02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改革背景

2020年,一名公益诉讼观察员在崇州市检察院“云尚检”公益诉讼大数据平台反映了小罗村河流垃圾堆放问题。收到线索后,崇州市检察院立即开展调查核实,并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出“属地治理+检察治理”工作模式,“微检治”应运而生,促进小罗村全村风貌改善。

首个“微检治”联络站揭牌,“检护民生”枝叶关情。崇州市检察院供图

首个“微检治”联络站揭牌。崇州市检察院供图

崇州市检察院聚焦基层治理力量薄弱、服务供给不足、治理手段单一等难题,创新“微检治”工作模式,在问题突出的治理难点村镇、社区、企业建设不同治理层面、不同业务功能的“微检治”联络站,搭建“检察官-联络站-联络员”治理桥梁,同步打造“治理型”检察官团队、“两建议一报告”等具象社会治理产品,通过延伸职能、下沉检力实施“社会治理微检察工程”,深度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2022年,“微检治”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

创新举措

一、设立联络点位,延伸履职破解基层治理困境。

一是提出乡村微检治、社区微检治、园区微检治和移动微检治的“四个微检治”建站理念,针对崇州全域各乡镇不同社情、民情和案情特点,设立6个不同功能的“微检治”联络站。如小罗村的生态保护联络站,将公益诉讼工作主动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积极以检察建议推动源头治理,有力护航崇州城乡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工业园区“微检治”联络站,通过办理涉企案件、提供法治体检、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等方式,为企业合法权益提供“一站式”检察服务,保障崇州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二是选派骨干检察官组建“微检治”检察官团队,常态化聘任四级网格员、村社儿童主任等作为联络员和观察员,邀请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参加监督“微检治”活动,有效激活全民参与热情,构筑共建共享的治理队伍。三是有针对性地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小案”的实体办理搬至联络站,将法律监督嵌入县域社会治理图景,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社会效果。金鸡小区联络站,先后75次开展案例宣传、不起诉宣告、“巡回审判”、婚恋矛盾和邻里纠纷调解等工作,积极引导群众防范和远离犯罪、依靠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撑起古树名木“保护伞”,呵护“有生命的文物”。崇州市检察院供图

撑起古树名木“保护伞”。崇州市检察院供图

二、搭建“微检治”智治平台,主动融入护航城乡法治体系建设。

一是深度融入县域“智慧”治理整体建设,对接“镇街智慧治理系统”和“数字乡村”系统,将“云尚检”公益诉讼大数据平台升级为“微检治”大数据平台,打通数据信息壁垒,导入12345市长热线、政务信箱等网络理政平台数据1万余条,引入综合行政执法数据9000余条。二是通过重点舆情监控、筛查反复投诉、检索检察履职关键词等智慧算法,排查、收集与检察履职有关的各类投诉和举报线索,树起发现并能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云探头”,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检察环节涉法涉诉信访的产生。三是开发“云尚检”掌端APP和微信小程序,群众通过手机就可实现举报线索“随手拍、随时报、随时反映”,鼓励群众反映治理难题、表达法治期待,激发基层自治活力。聘请40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微网实格”网格员等作为检察联络员,延伸民情“触角”,通过掌端平台协助检察机关采集基础信息、发现报告问题隐患、排查劝调一般矛盾纠纷。通过收集汇聚社会各类问题信息,检察机关介入和办理涉及一般矛盾纠纷的案件32起,开展司法救助、检调对接、社会治理等54次。

开展“林盘说法”,培植大美公园城市的法治注脚。崇州市检察院供图

开展“林盘说法”。崇州市检察院供图

三、拓展治理新途径,以“我管”促“都管”筑共治格局。

切实加强检察机关与基层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联系配合,构建“检察治理+属地治理”模式,形成“问题解决在基层”长效工作机制。一是紧贴“微网实格”要求,积极开展“检察官进网格”活动,以“定时到岗+随时约岗”常态化开展巡回下沉,进网入格的检察人员及时筛查各网格内社情民意、矛盾纠纷和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基本信息与管控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法律监督,在群众家门口实质化解矛盾纠纷5起、后续办理发现的法律监督线索9件。二是绘制县域“检察法治地图”,根据办案、监督、参与社会治理的情况,及时向涉及部门及其上级机关提供重点区域治理预警信息,为决策提供直观而又具体的参考。三是创新“两建议一报告”即“个案检察建议+类案检察建议+专项法律监督报告”的递进式监督模式,以“我管”促“都管”,助推相关职能部门完善制度建设,实现常治长效。针对个案检察建议和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发出后,被建议单位难以解决追根溯源的问题向崇州市政府等主管部门发出3份专项法律监督报告,推动在更高层级完善机制、部署专项整治、促进溯源治理。

取得成效

一是“枫桥经验”解决急难愁盼。设立“微检治”联络站,打造“家门口”的检察服务模式,依托6个实体化运行的“微检治”联络站,已开展刑事和解、民事调解、行政争议化解、信访问题走访调查等办案活动400余次,直接解决群众之间发生的“小案”矛盾纠纷79件,无一起案件问题和矛盾纠纷“复发”。运行以来,一起涉婴幼儿奶粉安全案获评四川省第六届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典型案例,一起涉环境保护背后市场准入案获评四川省保护民营企业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二是“数字检察”赋能公园城市。通过导入12345市长热线、政务信箱等网络理政平台数据,对数据进行筛查、比对、碰撞,形成检察履职数字地图,向21个基层检察院推送成案指数5星线索2.9万条、4星线索3.3万条、3星线索9.9万条。通过重点关注排查群众评价不满意、多次投诉和反复投诉的12345线索,筛查平台成案价值5星的1503条线索,实地调查核实线索38条,监督整改非法占地、污染环境等问题16个,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6件,进一步发挥了“数字检察”在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为公园城市建设数字版图补足了检察“拼图”。

开展巡田工作,以“检察蓝”守护“生态绿”。崇州市检察院供图

开展巡田工作。崇州市检察院供图

三是“检察产品”提升群众感受。依托“微检治”社会治理品牌,全面实施“社会治理微检察工程”,推出“检察法治地图”“两建议一报告”“治理型检察官团队”等具象社会治理产品,深化落实“河长+检察长”水环境综合治理、未成年人保护强制报告等工作,助推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无障碍环境治理、货运安全生产等多层次多领域治理,系统提高法治化治理效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法治产品的需求。

以检察之力保障种子安全, “农”墨重彩绘丰景。崇州市检察院供图

以检察之力保障种子安全。崇州市检察院供图

四是“营城新局”塑造检察队伍。以责任明确、首尾衔接、部门协同的高质高效办案机制,构建“四大检察”全面参与的工作格局,一体推进打击犯罪、舆情监测研判、风险评估、矛盾化解、纠正违法、社会治理等工作,在营城新局、为民办事中磨砺和锻炼队伍。检察机关落实落细人才强检战略,完善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工作体系,切实做到引才有“招”、育才有“方”、用才有“道”、留才有“道”,激发起队伍干事创业活力激情,先后培养出全国检察业务标兵、全省检察业务专家、省市级业务标兵能手16人次。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