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在华西医院“换心门”2年后 男子登上珠峰大本营

2024年07月17日20:34 |
小字号

“正是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这群在攀登医学高峰的人,我才有机会攀登上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7月16日,两年前接受了经心尖穿刺导管内主动脉瓣置换术(以下简称“TAVR”)的邓先生激动地说道,“那个瞬间我只想向医生们致敬,是他们的努力让我们活得更好、更健康。”

今年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完成全国首例TAVR手术十周年。邓先生分享了自己于今年7月攀登上珠峰大本营的故事,鼓励病友们以更轻松的心态去过有质量的生活。

邓先生攀登珠峰大本营留影

邓先生攀登珠峰大本营留影

据介绍,以往心脏瓣膜手术需要开胸,是一项创伤较大的手术。TAVR手术,俗称“不开刀的瓣膜置换术”,利用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心脏,无需开胸,极大减少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手术风险,且大幅度缩短住院时间,是高龄、高危患者主动脉瓣患者的福音。

TAVR手术在国际上已开展20余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外科微创瓣膜团队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郭应强教授的带领下,聚焦中国老年危重瓣膜病患者实际情况和临床需求,成功主导研发全球首款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和狭窄(AS)双适应症的经心尖穿刺导管内主动脉瓣置换(TAVR)系统,解决了大量不能耐受常规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瓣膜病治疗的难题,实现“弯道超车”,吸引着许多国内外患者到华西医院来做手术。

“这是中国自己原创性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技术产品,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技术,我们甚至将它逆向输出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郭应强表示很欣慰,我们生产的瓣膜能够解决很多国外瓣膜不能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更好地服务了国内的患者,另一方面提升了我国微创心血管领域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截至目前,华西医院累计完成TAVR手术超过2000例,手术成功率超过99%,手术成功率位居世界领先水平,并曾创下全球最高龄手术患者记录。

侯先生与郭应强教授交流

侯先生与郭应强教授交流

当天,全国首例TAVR手术的患者侯先生带着爱人前来,向郭应强讲起如今自己的幸福生活,连连表示感谢。“10年前的我,走路、上楼梯都呼吸困难,心脏跳得很快。能参与这次实验是件很幸运的事。现在家里家务活儿做起来都没问题,像是没得过心脏病一样,日子过得都不一样了,更有滋味了。”

郭应强教授团队不仅希望患者活下去,更关心患者是否活得久、活得好,于是创造性提出心脏瓣膜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为患者提供全病程的健康照护、一对一随访管理和专业化就医指导,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让他们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郭应强回答TAVR手术相关问题

郭应强回答TAVR手术相关问题

当被问到是否所有做过TAVR手术的患者,都可以挑战高海拔地区?郭应强教授表示,虽然TAVR手术创伤小,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并不意味着每个患者都适合到高海拔地区,因此需要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如果评估的情况较好,也建议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去高海拔地区。”

“一个70岁以上的患者进行外科开刀手术,死亡率大概在3%以上,大家也许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是我们现在能将其降低到1%以下,就能让更多的患者有信心接受这台手术。”郭应强表示,今后会继续努力,在下一个十年,将很多大型手术变成“日间手术”,“实现24小时之内从入院到出院,让患者体验到现代医疗技术所带来的好处,也让医疗资源能得到更好的利用。”

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频道 王雯丽 郭怡辰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频道

(责编: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