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郫都、都江堰三地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发布

![]() |
推介会现场。青羊区委宣传部供图 |
人民网成都6月18日电 (王凡)6月18日,一场以“古蜀文明,传承创新”为主题的成都市青羊区-郫都区-都江堰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介会在北京举办。这是三地继去年11月之后又一次组团亮相。
成都市青羊区委副书记、区长冯胜代表青羊区、郫都区和都江堰市致辞。他表示,三地文旅资源富集,拥有多个天府文化代表,同获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候选县、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殊荣,已“串珠成链”形成天府文化场所、景观的旅游消费聚集带。诚挚邀请各类文旅企业、金融机构来美丽的天府之国投资兴业、度假旅行,共同绘就古蜀文明传承创新的新图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
去年11月,在成都以西,1712平方公里,青羊区、郫都区、都江堰市三地联手,一个“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正在形成。这是青羊区、郫都区和都江堰市三地的一次跨区携手,也是文、商、旅、体的一次跨界融合。
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牵手”,青羊区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11月以来,三地率先探索建立跨区域文旅融合工作协同机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力推动示范区高标准建设、编制三地文旅融合发展规划推动产业融合创新、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在本次北京推介会上,三地融合发展规划《古蜀文明传承创新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内容以古蜀文明的系统化阐释与创造性转化为发展主线。在发展定位方面,依托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力争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古蜀文明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试验区、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
据了解,规划范围由古蜀文明发源地的核心区——成都市青羊区、郫都区和都江堰市组成,面积约1712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23年—2030年,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在发展目标方面,从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两个方向制定了详细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30年,示范区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融合向纵深发展,形成文化和旅游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成为辐射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的核心引擎。
在功能分区规划方面,示范区以地理相邻为基础、文脉相承为特色、产业相融为支撑,规划构建“一廊一脉、四区多点”的文旅融合发展总体格局。其中,一廊,即古蜀文明传承走廊;一脉,即示范区水文化发展动脉;四区,即文创产业融合发展区、农旅融合产业片区、数字内容产业片区、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区;多点,依托9大集群打造多点串联、区域协同的文旅融合产业功能布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