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眉山:奋力谱写现代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先行市新篇章

2024年05月29日14:08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5月的东坡湖畔,充满希望;三苏故里的眉州大地,不负阳光。

5月8日,位于东坡区太和镇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四川省儿童医院)二期项目2号楼及1号楼裙楼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8月底力争完成一号楼主楼的结构封顶,12月底完成整个外立面工程施工,预计在2026年8月完成竣工。这是眉山市着力打造现代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四川省儿童医院)二期建设项目是四川省“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卫生健康项目。届时,川南、川西南片区的群众可以不用去成都,在眉山就能享受到成都华西二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眉山市把乡村医疗卫生工作摆在乡村振兴重要位置,倾力打造现代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先行市,力争再创辉煌,谱写乡村医疗服务群众新篇章。

两手抓重质效 做大做强乡村医疗服务全覆盖

为最大化满足群众就近就医,眉山市整合撤并一批“小散弱”卫生院分院和村卫生室服务点,盘活现有资源,优化机构布局,集中力量建强一批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成涵盖“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从注重机构全覆盖转向更加注重服务全覆盖。打造30分钟就医服务圈,较好解决了基层医疗服务工作“有人干、怎么干”的问题。截至目前,已撤并2家乡镇卫生分院和208家村卫生室服务点;规划建设20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51家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510家标准化村卫生室。

以项目为支撑,补齐体系短板。眉山市通过项目建设扩大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规模、提升基础设施、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截至目前,新建眉山天府新区人民医院,统筹推进洪雅县、丹棱县和青神县县级医疗机构迁建、改造等工作。实施县级和基层医疗卫生项目18个,总投资67.55亿元;建成投用洪雅县中医医院新院区,仁寿县富加、汪洋2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和48家标准化卫生室。探索制定县级医院、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四级9类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分级分类建设指南。力争通过2年努力,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达到相应标准,实现质效双提升。

提升服务能力 突破乡村医疗卫生发展“瓶颈”

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是村民最方便、最及时、最经济的就医途径,也是服务村民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眉山市通过实施五大能力提升行动突破乡村医疗卫生发展“瓶颈”,推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等级创建、专科建设,提升疾病防控、救治能力,实现“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

提升县级龙头医院区域引领带动能力。推动县级医院等级创建和重点专科建设,积极推进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和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就近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需要。2022年以来,全市县级医疗机构新创建三级乙等医疗机构3家,创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2个。

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节点辐射能力。按照二级医院标准建设次中心,普遍配备CT、彩超等诊疗设备,仁寿县富加次中心和汪洋次中心分别启动二甲、二乙等级医院创建,全覆盖启动28个基层临床特色专科群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4个省级基层临床特色科室。

提升卫生院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能力。完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设备配置,支持按相关诊疗规范开展常规手术,提升基层中医药传承创新服务能力,强化急诊急救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已配备影像设备(CT、DR)280余台,100%乡镇卫生院建立中医馆,97%的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

提升村卫生室常见病基本诊疗能力。村卫生室逐步配置心电、制氧、理疗等设备,重点支持边远山区、服务人口多的村卫生室能力建设,提升常见病、慢病初步识别和诊治能力。截至目前,全市村卫生室配备便携式心电图机175台、指夹式血氧仪2883个。

提升乡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健全乡村公共卫生体系,除眉山天府新区疾控中心外,其余县(区)疾控中心等级均达到二级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00%设立公共卫生科;847家村(居)民委员会100%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乡镇卫生院100%建立标准化的发热诊室(哨点)。

深化医防融合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群众健康

眉山市推动乡村健康管理精细化和服务便捷化,深化医防融合发展,提高大病、慢病早发现能力,促进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群众健康。

做优家医签约服务,建立健全“全科+专科”相结合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推动扩大免费签约服务覆盖面,积极拓展个性化签约服务。2023年,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983个,常住人口签约率76.89%,重点人群签约率91.89%。做优慢病健康管理服务,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为突破口,构建“三级医师参与、三色分类管理(红黄绿三色)”模式,村卫生室设立“两病”患者用药专柜,逐步将首诊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诊断的慢病患者住院率下降5%以上。做优“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探索卫生院、养老院融合发展模式。做好0—6岁儿童健康管理,扩大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面。截至目前,眉山已组建260支队伍实施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服务农民群众约30余万人次。

近年来,眉山市聚力打造成都都市圈南部医学中心,相继落户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四川省儿童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眉山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眉山医院等多家重点医院,加快实现与成都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辐射带动眉山医疗机构同质化发展,并着力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让群众“足不出乡镇”“足不出眉山”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田洪波、贾强)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