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向“新”而行 四川绵阳这场智能建造大讲堂“含金量”十足

2024年05月25日10:08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成都5月25日电 由四川省绵阳市住建委主办,绵阳市质监站、绵阳交发集团和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办的“培育新质生产力 赋能高质量发展”绵阳市建筑施工智能建造实战大讲堂在24日开讲。将课堂开设在重点工程智能化施工现场,近200家在绵施工企业负责人,边听边看、互动交流、以讲促学,携手助力当地建筑施工智能建造水平整体提升。

随着人工智能、建筑信息模型、机器人等技术的运用,绵阳的建筑业数智升级有哪些切入点?课堂现场,中交二航局专家以全国数十个案例解析,分享了我国智能建造发展趋势,建筑业“智改数转”的机遇与难点等,并从加强产学研合作、标准体系和注重人才建设等方面给出建议。

工地变课堂,教学在现场。谭凯供图

工地变课堂,教学在现场。谭凯供图

工地变课堂,教学在现场。讲堂一旁就是正在施工的绵阳青石路涪江大桥,在智能系统控制下,大桥桥身每天高效推进20余米,还能自动纠偏回位。同等建造规模下,传统施工需要30多人,在这里,3名工程师就能完成,效率翻倍,安全性、精准性也大大提高。

类似的智能模块和场景,如何推广运用在市政、房屋等更多建筑场景中?如何以数字手段帮助工程建设提效率、降成本? 针对大家的疑问,授课专家以我国多个大型工程智能建造实例展开详细分析,建议精准,干货十足。

“建筑企业‘智改数转’,既要主动创新,也要紧盯行业风口,这样的课堂,针对性强,很实用!”绵阳滨河北路工程改造项目代表王强说,从课堂传递信息来看,也更加坚定了未来以数字建造推进“提品质、降成本”的目标方向,“力促我们用新型建造方式参与建设管理变革。”

中交二航局青石路涪江大桥项目负责人陈柏町表示,将积极发挥中国建桥“排头兵”作用,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结合工程应用、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等优势,和绵阳科技城科技孵化创新的特点,共同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经验模式,加快推动项目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共同助力绵阳建筑施工领域智能建造水平提升。

绵阳市建筑施工智能建造实战大讲堂。谭凯供图

绵阳市建筑施工智能建造实战大讲堂。谭凯供图

据了解,“工地讲堂”是绵阳住建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 赋能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中的一项创新举措,将建筑施工数字化升级中生涩枯燥的课程,放在智能化程度高、示范引领性强的工地现场,通过现场观摩讲解演示、互动交流,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带动更多传统建筑企业真正“学到手、带回去、用起来”。

据绵阳市住建委消息,以智能建造为抓手,目前绵阳正抓紧制定《绵阳市智能建造项目实施指南》,塑造装配式建筑、智慧工地等9大主要场景,还将以建设试点工程、培育龙头企业等,加快打造绵阳智能建造核心竞争力,塑造绵阳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品质升级新动能新优势。(彭茜、赵丞、谭凯)

(责编: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