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能源强省∣西南油气田:在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铸就能源引擎

2024年05月08日11:04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作为中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资源禀赋、先进的技术力量和创新的管理理念,铸就着强大的能源引擎,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着强大的“底气”。

“今年以来,我们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干劲抓生产,以起步就是冲刺的拼劲稳增长,一季度产量增量加快向上、气田活力动力不断释放。”西南油气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何骁说,今年一季度,公司天然气产量累计产量同比增幅达6%,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

多点突破

能源保障有支撑

在西南油气田公司发展版图中,川西北气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油气资源,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面对龙门山山前带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世界级的勘探开发难题,川西北气矿人不畏艰难,勇于挑战,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攻坚精神,不断刷新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新纪录。

西南油气田生产现场航拍。王子丹摄

西南油气田生产现场航拍。王子丹摄

数据是最好的见证。一季度,川西北气矿生产天然气井口产量同比增长22.58%,实现了开门红,其中气矿老井挖潜增产超千万立方米。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气矿在新区快速上产、海相气藏稳定生产和老井挖潜增产等方面的有效举措。特别是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为气矿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无独有偶,自开年以来,蜀南气矿紧紧围绕产量指标,精心组织生产,强化工作督导,加快产能建设,快速推进各项开发建设工作,一季度顺利完成天然气工业产量、同比增长14.6%,较西南油气田公司运行计划超产0.18亿立方米,较气矿运行计划超产0.15亿立方米。

而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进程中,重庆页岩气公司作为能源保障的一枝新秀,其发展势头也不容小觑。今年,重庆页岩气公司锚定全年生产任务不放松,一季度产气量超3亿立方米,对标全年产量任务实现了阶段性超产,同比去年一季度产气量增长110%。截至2024年4月24日,该公司已累计生产页岩气超过18亿立方米。

这一系列充满希望的数字背后,无不显示出西南油气田公司正以加速上产的姿态,保障着西部大开发构建新格局的能源供应,以快马加鞭的速度行驶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不断谱写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能源保障的实践新篇章。

向“新”而行

精益管理有效益

上产数据“开门红”的背后,也少不了西南油气田公司生产管理部门的积极主动作为。据了解,一季度以来,西南油气田公司围绕业务单元协同最大化、资源要素配置最优化目标,不断探索完善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蜀南气矿、川西北气矿和重庆页岩气等多家生产单位不断加大上产力度,整体实现了管理效率、经营效益、发展效果有效提升。

西南油气田生产一线。伍洪文摄

西南油气田生产一线。伍洪文摄

据重庆页岩气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李跃纲介绍:“作为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先行者,重庆页岩气公司一季度产气量实现了阶段性超产。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在推动井工程提质增效、促进气井产能充分发挥、保障生产运行平稳受控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产量快速增长始终离不开技术创新的强力支撑。重庆页岩气公司始终以技术创新之刃,开辟未来发展之路,长期瞄准“基础地质、钻井提速、压裂提效”三大技术攻关方向,广泛开展技术交流与技术攻关。

以井工程技术创新为例。重庆页岩气公司通过持续开展二、三开难钻地层提速攻关和四开一趟钻技术攻关,不断深化与国际油服和国内科研院校合作,大幅提高钻井工程效率,推动钻井工程向着钻得更深、更快、更经济、更清洁、更安全的方向发展。今年,该公司已完钻井的钻井周期同比下降8.15%,为产量增长提供了强大助力。

与此同时,重庆页岩气公司还深入探索实践“智能化”管理,以建设管道光纤振动报警系统、引入数字化风险防控系统等措施,持续加强重点集输管道管输效率监控;同时,大力推广产运销“一张图”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生产平台、关键装置、集输管道的各项运行参数,为一季度页岩气全产全销“保驾护航”。

与重庆页岩气公司的创新相比,川西北气矿和蜀南气矿则更注重于管理上的创新。据川西北气矿矿长杜强介绍,该气矿紧扣“油公司”模式改革方向,既通过强化开发精细管理工作,落实三级动态分析制度,又引智聚力提升气矿开发精细管理水平,也通过开展中坝气田中心站收缩改造,探索气矿新型集中管理模式,减少用工需求,提升生产精细化、集中化管理水平和远程管控能力;还通过国际前沿技术,确保净化厂安稳长满优运行,为川西北部海相重点气藏稳定生产提供支撑。

据统计,2024年一季度,该气矿申报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受理号1项;申报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获得登记1项,通过精益生产、数字化转型等举措,全面提高生产力水平。

而蜀南气矿的管理创新,则体现于积极构建“1+3+15”大安全管控格局,保障安全环保态势稳定;体现于深化“1+17+N”管理提升蜀南模式,完善治理体系。

据西南油气田公司总经理助理、蜀南气矿矿长李海介绍,越是忙上产越要强管理。如今,蜀南气矿全员的管理意识不断深化,在已形成的“1+17”管理提升框架体系上,不断查找发现新的业务短板,动态补充“N方案”,持续推动各专项优势管理指标更优、劣势管理指标变优的有效转变,气矿综合绩效考核连续2年稳居西南油气田公司生产板块前列。

补短锻长

协同一体有潜力

产量在增长,活力在释放。伴随着管理效率、经营效益、发展效果有效提升的良好开局,也预示着西南油气田公司“资源向储量、储量向产能、产能向产量、产量向效益”快速转化的无限潜力。

下一步,蜀南气矿将全力推进“1311”发展目标,统筹推进“油气勘探开发、储气库、油气销售、新能源、油气运维、矿区管理”六大板块业务,全力推动常规气、页岩气、致密气三大领域稳步增长,力争早日建成千万吨级气矿。

川西北气矿则将聚焦“4251”发展战略,锚定建成年产能30亿立方米目标,推进“13210”即“一新三增两提升十大工程”,确保各项任务目标顺利完成,打赢“扩海增陆、建产50亿”新会战。

西南油气田宣汉净化厂。黄文俊摄

西南油气田宣汉净化厂。黄文俊摄

据了解,川西北气矿“4251”发展战略则是指把握常规气扩产、致密气上产、新能源开发、储气库推进四大方向,用“海陆并举”“常非并重”两大抓手,促进气矿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在2025年努力建成年产能50亿立方米;在“十五五—十六五”期间,气矿年产能达到100亿立方米,力争建成库容100亿方储气库。

而重庆页岩气公司也将立足地质工程经济一体化,持续寻找提升EUR与投资管控平衡点,不断深化地质力学认识,优化固化高产井培育技术模板,量化可实现效益开发的关键技术指标下限,持续攻关钻井提速与压裂提效、强化生产管理等措施,实现“双达标”目标。尤其在钻井提速和压裂提效上,在不断强化自身工艺水平的基础上,还将联合国内、外先进单位和科研院校技术力量,坚决打赢上部须家河、二叠系钻井提速“攻坚战”、升级深层页岩气压裂工艺技术模板,确保最大程度为公司提升产量贡献力量。

此外,为给增储上产的道路加装“保护锁”,重庆页岩气公司还将通过技术监测、数据分析、提前预警等方式加强“两个现场”的管理,如:开展平台集输管道腐蚀情况检测,预防性维修更换腐蚀严重管段,提升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水平;通过管道光纤振动预警、生产数据二次组态,动态跟踪产量、商品率、管输效率等关键生产数据,进一步提高风险预警和识别能力;积极推进工控系统国产化示范建设、数字化移交、无人机巡管等技术应用,大力提升生产运行协同管理能力。

当前,以川西北气矿、重庆页岩气公司和蜀南气矿为代表的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主力,正以其独特的资源禀赋、技术实力和管理智慧,在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铸就着强大的能源引擎。未来,西南油气田公司将继续在西部大开发的宏伟蓝图中,以更加卓越的贡献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房金)

(责编:罗昱、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