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有事来协商” 桂花村里飘“椿”香

群众采收香椿。纳溪区委宣传部供图
5月6日,走进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桂花村香椿种植基地,整齐划一的香椿树成了天地间一抹亮丽的颜色。香椿间,人头攒动,采摘、分拣、称重、打包、发货……一箱箱新鲜的香椿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
香椿是桂花村促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的特色产业。
桂花村党支部按照“一支部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积极争取到1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流转集体土地300余亩发展香椿特色产业,采用“党支部+企业+村民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目前,香椿种植面积达300亩,投产面积200亩,解决剩余劳动力100余人,种植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说起发展香椿产业,缘于一次“有事来协商”。早在2020年初桂花村在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时,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多次外出考察调研,寻找适合村上发展的产业。桂花村“有事来协商”议事室发挥了重要作用,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坐下来商量,枇杷、红橙、茵红李……大家各抒己见。
“香椿可不分季节种植,生育期较短,效益高,技术操作简便易行,只要掌握好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和营养,便可天天投种、日日产菜。”桂花村村民代表万成平介绍,同时,香椿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即可采用多种方式食用,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经过多次讨论,形成了统一的意见:与周边村镇差异化发展香椿产业。说干就干,争取资金、引进公司、流转土地、成立专合社……第二年春天,一株株香椿就在土地里生长了起来。
“椿芽经济效益很好,采摘时间在每年2月至5月之间,每公斤椿芽市场价150元左右,每亩可采摘100公斤椿芽,每亩纯利润可达7000元左右。”桂花村八社村民万友珍说。
“如果村民们采取自行种植和深加工产品的方式经营,椿芽采收时,每亩净收益达1.8万元,椿芽采摘后经过深加工,每亩可获收益4万元。”桂花村党支部书记段然说,该产业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保值增收。
今年3月7日,又一次“有事来商量”协商议事,这次一起协商的是香椿基地基础建设成果及后续发展问题。来自区政协民宗外侨委、区总工会、安富街道等相关负责同志与村干部、村民代表一起商量,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我们前期对香椿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种植环境比较适合,市场前景很好,带动效应也比较明显,适合在该村大面积推行。”纳溪区政协民宗外侨委主任曹仁容说。
段然说:“我们将充分利用好城郊村优势,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将香椿产业与乡村休闲旅游结合,优化拓展项目,助推全村香椿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扩大种植面积,推广良种良法良技,强化品牌建设,形成桂花村产业的特色,实现以香椿振兴乡村。”(马光焱、曹仁容、袁愈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