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新闻资讯

数字赋能春灌 让水源“一键直达”

人民网记者 朱虹
2024年04月23日10:08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作为全国特大型灌区之一,都江堰灌区以占四川省约二十分之一的土地,提供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有效灌溉和粮食产能,养育了全省三分之一的人口,集中了全省近一半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成都平原工业发达、生活富足、生态优美的重要支撑力量,是治蜀兴川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也是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主战场。

近日,记者走进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了解都江堰灌区如何利用数字孪生系统,对上游来水实现精准化监测,调水配水全流程线上作业,最终让岷江水从源头到田头“一键直达”,全力保障1154.8万亩灌溉面积用水安全,确保598.4万亩水稻满栽满插。

渠首六大干渠实现智能化配水

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在向数字灌区转型过程中,构建了1+8(1个中心、8个分中心)指挥体系。在都江堰灌区指挥体系中,指挥中心负责收集灌区信息、开展分析研判、提供决策支持、实施统一指挥,实现对灌区水资源的合理化配置、精细化调度和智慧化管理。

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走进指挥中心大厅,正面是智慧大屏,分为一个主屏和两个副屏,灌区的实时数据和安全信息跃然眼前。左副屏上部展示的是至此刻都江堰水利工程持续运行时间(公元前256年1月1日起算);右副屏展示的是云计算中心数字孪生平台。通过它们,指挥区实现了对都江堰灌区从全面感知到分析研判再到调度指挥的综合展示。

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数字孪生系统。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数字孪生系统。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数字孪生都江堰渠首枢纽系统,以感知数据为基础,联动鱼嘴分水、六大干渠水流演进等模型,并融合自动控制体系,实现了渠首枢纽及59孔闸门联调联控,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沙沟河、黑石河六大干渠调水实现全流程智慧化管控。”指挥中心主任李劲告诉记者,春灌期间,当上游来水或灌区需水情况发生变化时,数字孪生系统可结合供水计划自动生成调水方案,将曾经的供水计划调整、配水计划测算、调水计划下达、闸门控制执行集成为一个预案模块,实现线上一键执行。“也就是说,曾经需要6个人在不同闸点同时执行的一个调度计划,可在灌区指挥中心实现一键调整;曾经需要6个班组分别值守的异地闸点,在灌区指挥中心仅需1人即可在线全要素监控,在保障精细化、精准化、智能化调度的同时,极大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供水管理效率。”

控制断面闸门 调水实现“一键直达”

当前依托现代科技,都江堰灌区初步实现了对全灌区的动态智能管控,开启了从“治水”到“智水”的转变。

“今年春灌启动以来,依托数字孪生系统,都江堰渠首累计引水4.76亿立方米。截至4月10日,灌区育秧泡田面积61.9万亩,占计划的77.9%;育秧面积56.7万亩,占计划的71.3%。进度较去年同期快10%。”指挥中心工程师李雪菲说,数字孪生助力春灌成效显著,降低了人力资源,提高了供水管理能力。

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李劲还谈到,除了保灌以外,为保障供水期间工程安全,都江堰灌区通过实施灌区“慧网工程”,整合接入451处视频监控点,实现集中平台的统一管控;在都江堰渠首枢纽建成了89处AI视频识别点位,可实现闸门开度异常、水位异常、异常漂浮物等实时监测和自动报警提醒;对163处枢纽工程建设工情监测点位,常态化监测位移沉降,并实时异常预警;同时,还在部分重点区域试点推广无人机巡测,构建“天空地人”一体化监管监测体系,实现对灌区灌排渠系及重要建筑物的运行状况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动态监测。

据了解,当前,都江堰灌区建成了1264处关键控制断面的计量设施,实现了对灌区水资源的“一盘棋”精准计量;推动灌区293处关键制口的闸门自动化改造,灌区调水可在灌区指挥中心远程操控,“一键直达”。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