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后 英雄与家人跨时空“重逢”
“儿两年未奉,想必大人(母亲)身体健康,记念得很……”
“人民的部队一切都是为我们自己打算的,也就是说为我们穷人翻身而奋斗的,所以男(我)很高兴为人民服务……”
“只要大人(母亲)能动,还是帮别家做点手工也可度过春荒,不可认为(儿子)在部队服务,十分都依靠政府,这是不对的……”
刘志贵烈士写给母亲的家书之一。王茜摄
这是四川省德阳市绵竹籍烈士刘志贵在牺牲前,寄给母亲的三封家书,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国家深沉的热爱,充满着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烈士们为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宝贵生命,许多人甚至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刘志贵就是其中之一。
时光悄然流逝,但对烈士的思念愈加浓烈。今年清明前夕,刘志贵烈士的亲人收到一幅期待已久的画像,一场跨越时空的“重逢”就此展开……
刘志贵烈士画像。王茜摄
刘志贵,1924年出生,1949年参加革命,生前为志愿军20军58师172团战士。1950年10月,刘志贵为保家卫国阔别故土,踏上了抗美援朝战场。1950年11月,他英勇作战壮烈牺牲,1952年6月被志愿军172团政治处批准为烈士。
“我的小伯是无数抗美援朝先烈中的一员,是无数英雄中的一员。他的家书每一封都充满了爱国之情,我们珍藏了70多年,现在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并了解那段历史,激励后代建设伟大国家,同时把先烈们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刘志贵烈士的侄儿刘华琪表示。
刘华琪说,2023年底,他来到绵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咨询政策,在闲聊时提到自己的小伯是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烈士,但是家中除了小伯写给奶奶的几封信,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对小伯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
绵竹市人武部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过有专门为烈士画像的志愿者,便想办法与其取得联系。通过刘华琪的个人描述,结合他提供的自己父亲、叔叔的照片,该志愿者反复构思、修改,终于在2024年初,完成了刘志贵烈士画像的制作,让亲属的思念有了寄托。
刘华琪(左)、刘华蓉(右)拿到了刘志贵烈士的画像。王茜摄
刘志贵烈士侄子将画像挂在家中。王茜摄
清明节前夕,绵竹市人武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开展“清明寄哀思、送烈士画像回家”仪式,将这幅画像送到了刘志贵烈士的侄儿刘华琪、侄女刘华蓉手中。时隔74年,刘志贵烈士与亲人实现了跨越时空的“重逢”。(彭茜、余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