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今又清明,缅怀他们,致敬他们

英雄无名山河不忘

2024年04月04日08:08 |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小字号

原标题:英雄无名山河不忘

不仅带领家人祭扫,还向每一位来访者讲述这段英雄事迹

99岁老人

为无名烈士义务守墓73载

4月2日上午,宁波宁海胡陈乡大赖村99岁高龄的尤宏章老人,一早便穿戴整齐,来到村内一座无名烈士墓前,拔除杂草,清扫落叶,随后又扯着衣袖擦了擦墓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鲜红的大字。

“这趟路,一走就走了73年!”尤宏章是一名有着近70年党龄的老党员,尤老的儿子尤永平告诉记者,他守护的这座无名烈士墓里埋葬的是1951年一场战斗中牺牲的6位英雄。

1951年7月,驻扎在象山县的海防队发来情报,称数十名土匪要来宁海,登陆地点在向洋港附近。随即,上级派了一个团的兵力驻扎在胡陈乡张韩村,准备阻击土匪。当时,尤宏章作为村里的民兵,亲历了那场激烈的战斗。激战结束后,牺牲的战士们被埋在了乡里的城志庙。

感动于战士们的勇敢无畏,尤宏章开始守护起这座墓地。1965年,烈士墓迁到了大赖村,住在大赖村的尤宏章来得更勤了。只要有空,他就会带着家人去墓地看看。“以前都是我爸爸带头的,以后我们要代代传下去,守护烈士墓,这也是对无名烈士的尊重。”尤宏章老人的儿子对记者说道。

解放军战士英勇护民的事迹,深深地烙在了尤宏章的心中,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尤宏章不仅带领家人在这里祭扫,有时他还当起讲解员,向每一位来访者讲述这段英雄事迹。

慢慢地,尤宏章不再是这里唯一的守墓人了,村民们都自发祭扫烈士墓,当地学校也会组织学生到来,进行红色教育。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带孩子过来扫墓,让孩子铭记历史,传承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学校要把这个活动传承下去。”胡陈乡东仓小学的老师何旭颖被尤爷爷的故事深深感动着。

73年默默无闻地为烈士守墓,尤宏章老人坚守的是自己的诺言,也是一名党员的崇高信仰,传承的是砥砺前行的红色精神。岁月变迁,时光流逝,唯一不变的是尤宏章老人那颗炙热的心。

据央广网

从“M19”到“崔海治”,背后是一个悲伤又温暖的故事

第一次

有人为他扫墓

他的墓碑前,摆放着一束鲜花和几份小礼物。阳光穿过思念,洒向白色的墓碑,红色五角星显得格外醒目……

70多年了,这是第一次,有人为这个23岁的年轻人扫墓。

墓碑下的安葬者,名叫崔海治,中国共产党党员。1947年1月,在汾孝战役中负重伤,在医院救治无果,牺牲时年仅23岁。

2023年清明节,包括崔海治在内的49具无名烈士遗骸被重新安葬,山西吕梁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成为了英烈们的长眠之地。其中,编号为“M19”的烈士终于“找到”了亲人并确认了身份信息,墓碑上的“M19”变成了眼前的“崔海治烈士”。

从“M19”到“崔海治”,背后是一个悲伤又温暖的故事。2023年9月,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课题组开启了一场寻亲计划,通过DNA鉴定、颅面复原等手段,复原了40余名山西吕梁无名烈士的容颜,崔海治便是其中之一。

寻亲之行是对先烈的告慰,也是对后人的精神洗礼。整理烈士遗骸时,不少学生难掩悲痛的泪水:“老师,你看这位烈士的骨骺线都没愈合,他还不到16岁啊……”看到这样的场景,文少卿心里就像被扎了根刺。

今年清明节前夕,文少卿带领团队再次来到山西吕梁,想看看崔海治和那些至今依然“没有名字”的英雄们。

“今天的我能站在这里,是因为眼前的先烈。”“战士们或许没想过将来有一天,另一些人会站在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安定的世界,为了给他们一个名字、找到他们的‘家’而努力。”在文少卿带来的一本留言册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大家对烈士的敬意与哀思。

在编号为“391”的烈士墓前,一名女老师轻轻放下专门为他准备的音乐盒:“他在十四五岁的年龄,耳朵里听到的都是枪炮声。他还是一个孩子啊,我想让他听一段音乐。”女老师将音乐盒拧动,随行的师生一同轻声唱着,肃穆的烈士陵园里,飘荡着绵长的思念……

如今,烈士陵园内,还有很多烈士的名字仅仅是个编号。文少卿希望有更多寻亲的烈士亲属来联系他们,帮助更多的烈士“回家”。

离开前,师生们向烈士鞠躬告别。“希望下次见面,墓碑上能看见你们的‘名字’。”这是文少卿的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愿望。

英魂长存,家国永念。( 据新华社微信)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