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树保护推进生态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化
让村庄与古树一起“向上生长”
渔门镇高坪村1100多年树龄的椴树。 盐边县委宣传部供图
最近,盐边县渔门镇高坪村村口的千年椴树下多了一个森林草原防灭火卡点。
这棵树位于交通要道旁。进入3月后,攀枝花的气温迅速回升,加上气候干燥,大风天气多,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升高,当地便将卡点设在这里。工作前先检查一下这株椴树,成了巡护员们每天的“仪式”。
如何更好地保护古树?攀枝花健全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保护模式,同时探索“古树+古村落”“古树+乡村体验”等模式推进乡村振兴,让村庄与古树一起“生长”。
延续乡愁,筑牢保护屏障
这棵有着1100多年树龄的椴树,高13米、平均冠幅14米,是四川省“最具人气古树名木”之一,也是攀枝花树龄最大的古树。高坪村党委书记毛德华说,从他有记忆起,椴树便静静立在那里,见证着乡村的变迁。
村里人都很喜爱这棵椴树。“2007年,因为一场狂风暴雨,椴树近三分之二的枝干被折断,大家都急坏了。”毛德华说,从那以后,村里人就与林业部门携手开启了对千年椴树的保护。
据统计,包括千年椴树在内,目前攀枝花全市登记建档古树名木336株,其中一级古树18株、二级古树48株、三级古树267株、名木3株,分布于全市35个乡(镇、街道)的111个村(社区),主要品种有红豆杉、奶桑、红椿、黄葛树等。
从城乡建设中的“改路不挪树”,到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和挂牌保护,从开展古树复壮技术研究,到出台古树名木保护公告,当地实行一树一档、一牌、一策,为古树名木保护精准“开方”。
文旅融合,打造古树公园
为了提升古树名木观赏度、文化感和艺术性,攀枝花围绕古树名木打造古树公园。攀枝花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打造古树公园,是古树保护理念的一种创新,让受到精心呵护的古树也能用独特的方式造福城市和人民群众。”
“古树公园建好后,不仅给村民提供了散步休闲的地方,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打卡。”毛德华说。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拉鲊村。在拉鲊古渡旁,有一株300多年树龄,高约28米、平均冠幅31米的攀枝花树。“途经拉鲊,发现这里多了个休息的地方,可以停车拍拍照、看看景。”司机吴师傅口中“休息的地方”,便是今年当地以这株古树为依托,建设的集游憩、观赏、科普为一体的古树公园。
打造“古村落+古树”“古树+乡村体验”“古树+红色体验”等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攀枝花正借古树保护,推进生态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化。
仁和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建设古树公园的同时,当地还深挖古树故事,对有关古树名木的历史典故、传说等进行记录整理和宣传,促进农林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