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新闻资讯

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

每天刷3小时短视频 你是这样吗?

2024年03月27日18:29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在成都发布。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在成都发布。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人民网成都3月27日电 (记者朱虹)作为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重要活动,《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今日在四川成都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网民使用率高达98.3%,位于所有互联网应用的首位。

此外,网络视听行业也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在提供新就业渠道方面,贡献非常显著。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以网络视听业务为主的平台上,短视频账号总数达到15.5亿个。这个数字不但代表着巨大的内容生产和消费市场,更意味着在这一领域中活跃着无数的内容创业者和从业者。我国职业网络主播数量已达1508万人,成千上万的普通人通过网络视听平台找到了展现自己才华和创意的舞台。

主流媒体在短视频平台凸显传播力、引导力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秘书长周结在介绍《报告》时谈到,全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通过整合资源,协同作战,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显著。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100家成员总粉丝量达18.8亿,总阅读量近40亿。

短视频平台成为主题主线宣传的重要阵地,相关内容的播放量达580多亿次,正能量话题的阅读/观看量达到776.8亿次。这一成绩凸显了短视频平台在引导公众意识、塑造社会价值观方面的强大能力,揭示了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大央媒的头部短视频粉丝数量超过10.13亿,头部20个短视频政务号的粉丝数量接近4个亿,彰显了央媒和政务媒体在短视频平台的影响力,也说明了数字时代,主流媒体仍然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农村网络视听用户规模3.2亿

周结介绍,农村网络视听用户规模为3.2亿,增速远高于城镇,网络视听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两年,网络视听用户增量可以说主要来自于农村。

2022年、2023年,我国农村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分别为2.99亿人、3.20亿人,同比分别增长12.6%、6.8%,增速远高于同期城镇用户2.1%、1.9%。这说明网络视听在广大农村地区快速普及,丰富了农村居民的娱乐生活,是促进信息共享、知识普及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农村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可能。

网络视听是“杀”时间的第一利器

《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435分钟,移动端网络视听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87分钟,超过3小时。

具体看来,短视频的用户黏性最大,人均当日使用时长达到151分钟,是网民日常使用首选。长视频应用平台作为追剧和观萦平台,以112分钟的人均单日时长紧随其后。

网络视听是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周结说,综合参考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企业公开财报和公开营收等相关数据,推算出2023年我国网络视听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11524.81亿元,以网络视听为主营业务的存续企业达到66.08万家。

特别是近5年来,网络视听领域的创业持续旺盛,新兴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充满活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充分说明了网络视听行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体现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强大动力。

网络视听肩负新时代文化使命

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来,网络视听领域的精品频出,特别是主旋律类的长视频作品,大多都是由网络视听平台参与策划、定制或者投资的。去年一年上线的主旋律作品的总播放量达到515.34亿次。

周结说,随着长视频节目精品化程度提高,观看黏性进一步提升。最近半年,经常观看长视频的网民占比达到62.6%,比2021年增长了14.2个百分点。这标志着平台已经从单纯的重市场份额转向了增强用户黏性度和活跃度,深挖用户价值的新阶段。

网络视听还通过各类内容形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成为文化“两创”的主要力量。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