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身边的“活化石” 那些生活在公园城市的神奇动植物

2024年03月04日08:35 | 来源:成都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身边的“活化石” 那些生活在公园城市的神奇动植物

▲珙桐

大熊猫

  成都平原西侧,广袤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坐落于此。垂直海拔高差超4500米的地形,使其成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除了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物种群外,还分布着约占大熊猫国家公园85%的陆生野生动物种类与90%的种子植物种类。

  植物界“活化石”——珙桐

  去年夏天,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向世界展示了成都的活力。在闭幕式上,一种植物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它树姿优美,花形似白鸽。这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珙桐。

  “色比丹霞朝日,形如合浦圆珰。开时九九知数,见处双双颉颃。”诗人薛涛的笔下,从颜色、形状到数量、姿态,尽显珙桐花翩飞之美,也早早记载下了成都与珙桐的缘分。目前,珙桐在成都市主要分布于西边龙门山区域,在彭州、都江堰、邛崃、崇州、大邑5地自然分布,主要集中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及其周边区域,在成都市植物园也能见其踪迹。

  珙桐生长于60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初期,时至今日,只有我国西南山地、云贵高原、湖南、湖北、甘肃等地的“小环境”中能发现它的身影。因此,珙桐在海外还有一个形象可爱的名字——“中国鸽子树”,又被称为“绿色”大熊猫、植物界中的大熊猫。

  作为“植物活化石”之一,除了有着象征和平的文化价值和花叶优美的观赏价值外,还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因最早生存于6000多万年前,所以珙桐在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地质学研究领域,以及研究古植物区系和系统发育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动物界“活化石”——大熊猫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除了植物界的“活化石”珙桐外,还有被誉为动物界“活化石”之一的大熊猫。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而成都正是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在野生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方面,按照第四次大熊猫普查数据,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常年活动有野生大熊猫73只,占国家公园野生大熊猫数量的4%。

  大熊猫体形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大熊猫栖于高山深谷,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喜在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稳定,隐蔽好,食物资源和水源丰富的地方。

  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占全年食物量的99%。野外的常食用竹种类有冷箭竹、八月竹、实竹子等。圈养的常食用竹种类有刺竹、白夹竹、淡竹、苦竹、冷箭竹、矢竹、三月竹笋等。

  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在睡梦中度过。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它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且善于爬树,也爱嬉戏。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菲菲 市公园城市局供图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