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特别策划>>聚焦2024成都市两会>>评论观察

读懂成都两会,不能忽视这三个关键词

2024年02月04日08:36 | 来源:成都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读懂成都两会,不能忽视这三个关键词

  成都市“两会时间”开启,会场内外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一时间窗口。这是市民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最直接、最紧密的时刻之一。两会串起了地方发展的“大图景”和每个人的“小目标”,从一个个关键词里,也可洞见一座城市的气质、目标和愿景。

  第一个关键词,是人民。

  今年成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三个难以忘记”,指向了很多普通市民群体。

  从成都大运会的“小青椒”志愿者到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再到夜市炒面摊上坚强乐观的“90后断臂爸爸”,帮助聋哑父亲当“翻译官”的6岁小女孩……一个个普通人交替出现,让我们重温了过去一年一幕幕或激动、或感人的场景,也从细节处凸显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理念。

  “地铁可适当设置无座车厢以缓解高峰拥挤”“推进一卡(码)畅通就医”“健全乡村人才评价体系”……代表委员的一份份“履职答卷”,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一个个目标,紧扣民生中的关键小事,将“人民”二字一以贯之。

  第二个关键词,是创新。

  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三个“一号工程”——坚定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坚定把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作为实体经济发展“一号工程”,坚定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深化改革“一号工程”。

  会场上,“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智慧治理”等成为不少代表委员讨论的热词。三个“一号工程”与这些热词,均与创新密切相关,也与城市的发展动能紧密相连。

  紧跟时代脉搏,汇聚众人智慧。创造与新意,来自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带着温度与热气,是代表委员一趟趟“跑”出来的,也是深入群众一句句“倾听”来的。激发所有人的创新力,才能让一座城市不断逐新而行,这也是两会的题中之义。

  第三个关键词,是发展。

  殷实的物质生活、富足的文化生活,归根到底要靠高质量发展托举。

  聚焦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始终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出台更多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成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数据——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0.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这些数字,对应到2100万市民的每一个个体,都将是满满的获得感,它意味着:工作机会越来越多,消费场景越来越多,家门口就有好学校,过个马路就有博物馆,街口转角就能就医,步行几分钟就有足球场、图书馆、咖啡店……

  两会汇集众智、反映民声,释放的是拼搏实干的强烈信号。让幸福成都质量更高底色更亮成色更足,这是发展的方向,也是面向未来的方向。

(责编:罗昱、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