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新闻资讯

市政协委员马树海:建议出台新式小店提质支持计划 加快释放新消费潜力

2024年02月02日21:16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成都2月2日电 (记者王洪江、朱虹)1月3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六届成都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金牛宾馆开幕。大会期间,市政协常委、成都新联会副会长马树海带来了关于“加快出台新式小店提质支持计划,做优城市有机更新‘后半篇’文章”的建议。

市政协常委、成都新联会副会长马树海。受访者供图

市政协常委、成都新联会副会长马树海 受访者供图

马树海介绍,2023年,成都市民政局印发了《百家社会组织助力产业建圈强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鼓励支持聚焦重点产业链调研,撰写高质量建言资政报告。基于此,他们组建课题组聚焦城市有机更新后街巷中自然生长的各类新业态、新场景,前往少城、玉林、东门市井、望平街、幸福公社等片区开展了新式小店发展情况的实地调查研究,以期更精确地为新式小店画像,更为精准聚焦出台“小店支持计划”等系列政策提供参考。

“从实地调研看,新式小店因覆盖面广、行业多元、功能叠加、涉及部门多,因而目前还没有针对新式小店制定的专项政策,而小店对政策的知晓度偏低,一个巨大且支持成本相对较低‘创新库’‘人才库’‘资源库’亟待激活。”马树海表示,尽管成都市围绕减税降费、创业就业、减免租金等生产要素出台了一揽子政策,但系统性、针对性不强,呈碎片化分布,“政策找人”点对点可操作性不强,降低了政策的落地性,小店主理人对政策的知晓度偏低。

据课题组的问卷分析结果显示,有54.4%的小店对政府出台的支持政策“完全不了解”,而“完全了解”的仅有15.2%,远低于中小微企业。政出多门,也导致同一事项支持政策多、文件长,申请流程复杂,缺乏对应的操作细则和流程,也降低了小店对了解掌握政策的积极性。

马树海认为,对于成都市的小店而言,目前最需要支持的前三项是宣传引流(81.6%)、街区氛围营造(62.4%)和减免租金(47.2%)。分析发现,实际得到宣传推广支持的小店占样本总量的28.8%;得到租金见面支持的仅占2成(21.6%);市场拓展得到支持的比例最低,仅为4.8%;未享受任何政策支持的小店占比达64%。

马树海介绍,小店大都生长在老街巷里,经营场所为历史上遗留的“破墙开店”,面临办证难,或证照与经营场所不一致等问题,导致小店无法借力平台获取客流。

为此,针对以上问题,马树海希望政府支持政策要有系统性,更要可及可感,可借鉴南京经验,结合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部署,制定支持小店发展的“组合拳”政策,包括放宽小店经营条件、宣传推广、数字赋能、平台支持、品牌建设和租金减免等。同时,马树海建议在服务工作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要转变对小店承载功能的认知,要“跳出税收看小店”,借鉴上海、杭州等地经验用心做好小店支持服务工作,做好组织引领和招才引智工作。

“我们要总结‘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成都城乡融合经验,特别是岷江村、竹艺村、分水村等做法,推出‘乡村小店支持计划’,推广‘政府支持+平台孵化+市场运作’的城乡合伙人机制。”马树海说。

此外,马树海还建议优化发展环境,要有效率更要公平,回应小店关切,提高政务服务覆盖面。紧扣智慧蓉城建设要求,以数字政务为牵引,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小店服务体系,推进“蓉E办”扩容提质,实施制度供给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审批效率、公共服务效率整体提升行动,全面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便利度,确保事项办理有结果有效果。

“少城、玉林、猛追湾等重点片区的管委会、街道要主动作为,编制辖区小店发展服务支持计划,修订完善现有政策的责任清单、业务指引、流程简图等,推进政策执行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外摆场景、小店氛围营造等,全面提升小店标准化服务能力。”马树海建议。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