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县域高质量发展|四川稻城县:“天、地、人”新地标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现场。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供图
人民网成都1月8日电 (记者王洪江)1月8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县域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稻城县专场,甘孜州稻城县委副书记、县长袁斌介绍了稻城县打造“天、地、人”文化旅游新地标促进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稻城县的“海子”星罗棋布。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供图
袁斌介绍,稻城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川滇两省三州五县的交界之地,被誉为“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最后的香格里拉”,是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这里不仅有雪山、湖泊、草原、海子为一体的自然生态,还有震惊世界的史前文明——皮洛旧石器考古遗址,更建有大国重器——天文科技集群,构建了稻城的“雪山生态、史前文化、天文科研”为主的“天、地、人”文旅资源。
稻城县的星空。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供图
“我先向大家介绍稻城县的自然之美——‘雪山生态’。稻城自然的美是独有的美、由北到南全域的美,北部海子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袁斌介绍,稻城还是全国唯一低纬度古冰帽和青藏高原最大古冰体遗迹,被列入《中国可建地质公园推荐名录》,有着大大小小1145个“海子”星罗棋布,万年冰川融化后的花岗岩砾石形态各异,这里怪石嶙峋、苍凉静谧,行走在其间,犹如身处异域星球,魅力无限。
亚丁秋色。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供图
南部,是享誉中外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稻城亚丁。稻城县不仅有5A级的稻城亚丁景区,还有4A级的桑堆河谷红草湿地,3A级的景区然央藏乡水寨、自龙特色民俗文化体验村、培光精品旅游村寨以及亚丁天街旅游区、色拉花海、子定鹿谷等。
“近年来,稻城县着力于自然生态保护、人文遗产传承,全力以赴开展亚丁风景区抢救性保护恢复工作,极力保护着自然之美和生态之美,修建了亚丁香巴拉文化博物馆、洛克小屋和亚丁村史馆等,积极传颂香巴拉文化、雪山文化、洛克文化,实施传统村落和古树名木保护,全力还原原始风貌、留住自然气息,只为游客朋友展示最本真、最纯真、最原真的自然风光。”袁斌介绍,稻城亚丁成功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丁世界生物圈保护第二次十年现场评估”,稻城也成功创建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还被评为“四川省石砌藏房之乡”。
皮洛遗址全貌。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供图
此外,2021年,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在稻城发现了皮洛遗址。该遗址填补了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的考古空白,拥有世界海拔最高、东亚地区最典型最精美的阿舍利遗存,证实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提供了追溯人类命运共同体远古根系的有效路径。
目前,稻城县建设皮洛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和稻城县青藏高原皮洛考古科学中心,布局“考古—科普—体验”为一体的沉浸式文旅融合项目,构想打造还原远古人类的生存场景并向世界展现。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子午二期。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供图
会上,袁斌还介绍,稻城县因海拔高、地势平坦、空气洁净,大气视宁度、透明度高,被认定为天文观测的最佳地之一。2013年,稻城启动了天文科技集群规划,设计重大天文科技项目9个,目前已经完成高海拔宇宙观测站、子午二期等3个重大科学装置。其中,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也称“拉索”),位于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耗时4年时间建设完成,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射线探测装置。
近年来,稻城县致力于加快推进科技集群建设,成为全国首个既有逐日、探月、观星装置,又有研究气候特征、探索宇宙奥秘的重大科技县城,获评“四川省2022年科技创新督查激励县”称号。目前,稻城县正在全力做好天文科技设施建设的服务保障工作,全力探索集“天文科研+天文科普+天文观测”为一体的文旅融合新业态。
稻城县的色拉花海。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供图
“我们还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聚力补短板、提品质、优服务,只为你们的到来提供优质的保障。”袁斌说,如今,稻城交通网络逐步构建,基本形成外部最快50分钟可达,内部景区景点串点成线的旅游格局。同时,稻城公共服务日趋完善,供水、供电、供暖、供氧以及旅游服务等配套服务日趋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配置,服务保障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除此之外,稻城县旅游市场持续向好,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县,舒适便捷、公平公正、安心舒心的旅游环境逐步构建。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331万人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