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成都,何以玉林?
在玉林,“重返生活”。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办供图
新生代艺术家朱毁毁在他的《没有人在玉林不会迷路》视频里说:“玉林人可以把篮球网、菜贩、猫狗、一棵树甚至是一棵树上的疤确定成玉林坐标。”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人一屋,不论是过去的旧月光,还是当下的新时尚,成都玉林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生活是一张网,人就如待在网上的孤寂的蜘蛛,而成都玉林人却把一个个独自生活空间玩味成了共同乐活的家园。
玉林的邻里节音乐会。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办供图
“玉林是全龄友好社区。”生活在玉林的作家谢伟说,这个全龄友好社区里,居民可以做本真的自己,享受每一处开放包容,迎接每个人的诚意微笑,率性地展现、表达、彼此欣赏。他们通过对自己故事的描述,彼此共同拼就出玉林的生活图景。
“席地而坐”音乐节现场。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办供图
社区小园子里“席地而坐”音乐会音乐响起,邻居们、过客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都团团而坐,面带微笑,屏心静气,在安静而友善的气氛中完成了友情链接。友爱感染了来客,蝴蝶翩翩、蜻蜓翻飞、蝉儿嘶鸣、百鸟叽喳……
“慈善大庙会”上快乐的人们。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办供图
“慈善大庙会”锣鼓敲响,泡泡棉花糖、陈爷爷的蛋烘糕、补气生姜药肉粥、新春幸福团年饺、中药祛湿食疗包……“儿时记忆”味道应有尽有;跳蚤市场、慈善义卖、花车巡游,全民参与的活动热火朝天;花式兑换爱心券、游园券,带着幸福与爱心在大街小巷与社区院落间流转传递。“年味”回来时,人情就粘稠了起来。
父亲节来个合影吧。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办供图
玉林人的心是在玉林文化的浸润下,不知不觉中变得越发柔软的。王暚和她的弟弟穿着妈妈亲手缝制的美人鱼服装,款款而来,“我的好朋友们今年都会叫我小美人鱼哟!”欢喜在内心里流淌着。12岁的杨衡逍和他的家人抱来一只大白兔,去年她还送来了一只来自家乡的土鸡,“希望它能像我一样在社区里找到新朋友。”
邻里生活精神家园、健康生活互助社区、乡愁文化艺术承载地、音乐表达场、家风教育亭等近年来林立于社区的新场景,像一朵朵娇艳的花持续馥郁着芬芳,沉浸式表达着玉林的市井生活状态,诉说着玉林人的乐活态度。
街头艺人的表演深深吸引路人。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办供图
街头的老茶馆、“神雕侠女”蛋烘糕、玉林串串香美食、与《成都》歌曲一样风靡的玉林小酒馆、白夜诗酒场、玉林书画院……这些情怀与风雅早已附体玉林人,成为一种滋养。
基于这样的地域文化特性,玉林将成都市民经济生活表达得更加趣味与本真。生长力旺盛的一个个小小的铺子散发出的独特魅力,使玉林弥漫着创新与创意的时代气息。这些小小品牌的故事,娓娓道来就串成了玉林人经济生活的时代画面。
玉林小巷子里的休闲场景。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办供图
玉林人气最旺的网红小吃当属“陈记蛋烘糕”,已成一大街景。主人“神雕侠女”的故事说来话长。40年前,陈爷爷与妻子为补贴家用,弄了个手推车上街卖“蛋烘糕”,可看似简单的蛋烘糕他们却玩不转,生意自然不如人意。后来,陈爷爷去人民公园钓鱼,结识了成都蛋烘糕创始人曾爷爷。曾爷爷将秘诀倾囊相授这位同道中人。从此“神雕侠女”的蛋烘糕生意就顺了。因城市改造,“神雕侠女”曾经消失过一段时间。后来,他们又带着创新独门绝技“怪味香辣蛋烘糕”重出江湖。“陈记蛋烘糕”品牌由此诞生。生活在玉林的“好吃嘴”们立时点燃了网络热情,不少人拖家带口前来“讨一口”儿时的美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旧梦。如今的“陈记蛋烘糕”不再只是“神雕侠女”的身影,他们有了徒弟,一段记忆的复苏、一个技艺的传承、一种情怀的人生融入呈现开始接力。
漫步在成都玉林的街街角角,传统与时尚碰撞出的绚烂,不经意就闯入了眼帘,引起你的内心一阵悸动。
时尚的“爱转角”。 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办供图
“爱转角”街边的悠闲场景。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办供图
“爱转角”,是利用街道与小巷的边角带精心打造的一个文创新经济体,是成都现代时尚慢生活的典型场景。 走进时尚而新颖的空间里,软沙发可以瞬间包裹疲惫,时尚摇椅会晃荡出灵魂思索。在这里,市民可以去露台坐下,品一杯咖啡,喝个下午茶,随心所欲;可以去听民谣或者摇滚,和汪峰一起怒放自己的人生;也可以选择坐在街边的躺椅上,晒着太阳,半眯着眼睛欣赏行色匆匆的路人,或是与搬来小板凳同样寻求阳光恩惠的居民,嘻嘻哈哈“冲壳子”、摆龙门阵。
老旧与新鲜、传统与时尚、前卫与稚拙、休闲与生意,相融共生成玉林独特的场域气质。这气质里,有先天的成分,也有后天修养的功夫。玉林深谙其趣与理,别的地儿难以完全模仿。
特色小巷子的表达。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办供图
玉林小巷里的文艺味。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办供图
在倪家桥社区的圈圈里头,只卖云南豆(小粒咖啡)的Rebellion Coffee、野地诗歌精酿、Localand S/王笛·街头书店/三联思想库……这些美食与文创互相赋能的新经济体,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诗意落脚处。
玉林的街巷弯弯拐拐,每一次走过都需要认真观察和深入体验。溜达在玉林的街巷里,你不要惊诧路人的尖叫,也不要吝啬自己的尖叫。如若你听到了这样快活的声音,那一定是因为这条街巷里又诞生了什么新物种,熟悉的人们就像打开了盲盒,而且发现了隐藏款。
玉林文艺的街景。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办供图
PUN RICE普恩米食的米汤,呡一口,久违的感觉会胜过一款神仙饮料给你带来的快感。虽然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变了,但是味觉是有记忆的,喝着米汤就会想起稻田、想起故乡、想起亲人,谁又能忘记米汤、忘记故乡、忘记亲人呢?人们抑制不住的尖叫声,是为打捞这些逐渐远走的记忆和情怀而感恩。
玉林街头是年轻人喜欢停留的地方。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办供图
人们都在思索与探问玉林是什么?生活在玉林的人在寻找答案,来来往往的陌生人也在寻找答案。
其实啊,玉林就是一个带着使命来人间悠游的诗人。无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里,那些生长在大街小巷、犄角旮旯里或传统或时尚的场景和游动着的人儿等,都是诗人口中炼出来的一句优美的诗或者一个绝美的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