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安全性和服务水平
海螺沟景区道路“重装登场”
12月12日,海螺沟景区正式恢复局部开放。当日上午,海螺沟景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顺利通车,这是“9·5”泸定地震后景区首次迎来旅游车辆。
“重生”后的海螺沟景区道路有何新特点?设计上又是如何考量的?近日,记者采访了设计单位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公路设计院”)相关负责人。
修建“四隧两桥”全面升级安全性
“重建的海螺沟景区道路,最明显的变化是多了‘四隧两桥’。”四川公路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海螺沟景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项目设计负责人胡海晶告诉记者。
这条29公里长的路,新修了4座隧道、2座桥梁。勘察设计团队按地质治理“避让优先、避大治小、避重治轻”理念,确定修建4座隧道穿越4处重大地质灾害点,新建2座大桥绕避2处潜在泥石流冲沟。
新设隧道与桥梁,除了可以恢复中断的道路,更有未雨绸缪的考虑。胡海晶表示,该路段地处9度烈度地震区影响范围,未来仍有遭遇各类地质灾害的风险,这些隧道和桥梁的设置,可以帮助绕避地质灾害的破坏。
胡海晶介绍,外业调查最大的困难是“余震不断,崩塌、泥石流及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根据统计,“9·5”泸定地震至今,泸定县内发生3.0级以上地震30余次。去年10月22日,泸定发生一场5.0级余震,兰花寨隧道外侧出现高位崩塌,掉下四五万立方米的危岩体,将已清通的道路重新掩埋。灾情发生后,团队再次对全线地质灾害进行全面核查,并与前方技术专家沟通讨论,经过优化调整,才最终定下处治方案。
提高服务水平实现“交旅融合”
“在道路里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从磨西古镇到核心景区的通行时间可由之前的两个小时缩短至40分钟。”胡海晶说。
如何实现的?答案在于提高道路服务水平。
从海螺沟景区入口到核心景区约29公里,全程几乎都是蜿蜒向上的山坡面,高度差跨越1400米以上,回头曲线超过40个。过去,原路狭窄,路基宽仅5.5—6.5米,纵坡大;同时,部分回头曲线仅8米,只可容纳一辆巴士转弯,不少段落达不到四级公路标准。
未来,这条道路仍是游客进入景区的必经通道,改良道路并提高游客的乘车体验成为设计团队的另一重点。
如今,新建道路实现全方位升级:爬坡更舒适,回头曲线转弯半径从原路的8米扩至15米;路面标准更高,路基宽度由不足6.5米提高到全线7.5米,路基宽度达到三级公路标准,沥青路面占比从37%提高至100%,全线设计时速提至30公里;行车更安全,路侧护栏从大段落缺失升级到全线覆盖,新设4处处理突发情况的安全停靠带。
与此同时,打造“交旅融合”之路,设计团队定下“路线随弯就势,灵活指标少破坏环境,生态为主、工程为辅”的基调。一方面,从传统“工程绿化”上升到“生态修复”,传承“不破坏就是最大保护”的理念,强调震后原位修复,避免生态二次破坏;另一方面,综合利用生态修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试验筛选域内外适生植物物种,以自然修复路域受损生态系统。施工过程中,更是实现对珍稀植被的零破坏。(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俊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