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香樟苑里,老树发新芽

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
2023年12月19日22:52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说到香樟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樟脑丸。这种树不但能够绿化环境,还能为衣物防虫作贡献,中看又中用。在成都市金牛区的一个小区里,有一棵香樟树,已经有140多年的树龄。由于这棵树已经成了所在小区的文化象征,所以这里叫作香樟苑小区。

古老的香樟树重现青春。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古老的香樟树重现青春。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香樟苑是个老旧小区,公共设施不够完善,公共空间不够宽敞。但是,小区居民在自治组织院委会的带领下,发挥“香樟树精神”,克服各种困难搞建设,让老小区焕发了新生机。

说起“香樟树精神”,小区里的人们都深有感触。原来,这棵树前几年因病已经奄奄一息,内部都快朽空了。经过园林部门专业人员的救治,加上小区群众的精心养护和严格管理,这棵古树又重新焕发了精神。现在这棵树不但再现了青春,还派生出两棵小树,让人们感受到它旺盛的生命力量。

美丽的小区环境。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美丽的小区环境。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如今,在这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下,小区居民过上了越来越精彩的生活。人们在这里举行各种社区活动,在一起休闲娱乐,在一起交流学习,让这里成了一个充满快乐和希望的开心地。

在金沙路社区党委指导下,小区居民组织“微队伍”,建设“微项目”,进行“微培育”,让老破旧小区变成新美靓花园。小区内的街道整洁干净,栽植的大量花草树木,美化了环境,也美丽了心情。

小区支书蔡国强介绍,这个结果得来不易。刚开始整治的时候,工作人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很多的阻力。那时候私搭乱建的多,不少人不愿意配合,小组成员就耐心去做工作。让群众思想通了,小区的路才能通。

美丽生活在心底。受访者供图

美丽生活在心底。受访者供图

大树底下有人家,相亲相爱你我他。经过群众提案“微更新”,香樟苑的发展越来越好了。文化休闲广场上的“香樟苑年轮述光阴”,是小区里一处很具代表性的微景观。它上面呈现了国家、社区、院落3个层面共同发展的历程,展现了在时间年轮里同成长、共进步、齐发展的新面貌。同时,这也是小区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香樟苑年轮述光阴”。受访者供图

“香樟苑年轮述光阴”。受访者供图

蔡国强总结,大树生长的规律有五点:一是阳光的照射,二是时间的沉淀,三是根基要稳固,四是笔直向上生长,五是坚守在一个地方。因此,在香樟苑发展的历程中,小区对应形成了“向阳、时间、根基、向上、坚守”的院落治理法则。这套“大樟树生长法则”,成功解决了院落治理难题,得到了群众的认同。

“党建引领助发展,向阳而生树典范”“场景营造美家园,时间年轮树新貌”“夯实堡垒筑根基,规范队伍树形象”“邻里和睦聚力量,向上生长树和谐”“坚守初心促提升,健全机制树信心”……像大树扎根一样,院委会从各个方面扎实推进着工作。香樟树顽强生长、抗击风雨的精神,已经融入小区的文化理念当中,激励着这里的男女老少。

“四有廊”。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四有廊”。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在文化休闲广场上还有一个“四有廊”,展现的是小区里的“四有文化”(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有保障)。“四有互助队”的成员们励志笃行、立德树人,一边解决群众困难,一边争做居民表率。亭内灯笼上印着家风家训,时刻提醒大家把好传统根植在心中,像香樟树那样与岁月一起发散芳香。

邻里能和睦,生活更幸福。小区将一个闲置空间打造成居民活动中心,兼具“邻里之家”“老蔡故事坊”“党员联络站”等社区功能,让小小的空间具备了大大的能量。

“花甲重逢,再添二十岁月”。在香樟苑里,140多岁的古树依旧长势旺盛,它所代表的精神也正年轻。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