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基层联播

遂宁蓬溪:把群众心里的“小疙瘩”解决在基层

2023年12月08日12:45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感谢检察官为农民工撑腰,让我们顺利拿到工资!”不久前,遂宁市蓬溪县检察院与县劳动监察大队、公安机关等部门密切配合,成功解决了103名农民工的烦“薪”事。

养殖场废水气味难闻、卖出去的饲料收不到款、工地上干了活不能按时结算工资……这些事说大不大,但真遇上不仅会成为群众心里的“小疙瘩”,也容易升级成矛盾纠纷。

近年来,蓬溪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基层之“治”,注重预防、调解、法治,切实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不断构建平安“高地”,把群众心里的“小疙瘩”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共调处矛盾纠纷8524件,调处成功率达99.64%。

激发基层自治活力 力争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大雪时节,在蓬溪县群利镇印花村白芷中药材园区,农户们正忙着除草。“看这长势,来年必定丰收!”“今年雨水充沛,播种时间也恰到好处,丰收是必须的!”望着长势喜人的幼苗,农户们信心满满。

很难想象,去年5月,这一片土地还陷入“废水臭气”的漩涡中。当时,群利镇的一家养殖专业合作社和一家养殖家庭农场,以及毗邻的重庆市合川区一家养殖场,因养殖废水气味难闻引起村民集体奔走维权。

如何防止乡里乡亲的矛盾升级?群利镇印花村干部与相关部门协调联系、群策群力,提供了一种新的衍生思路:养殖场排放的废水是原生肥,正好能给辖区的白芷提供肥料,把废水统一排放到白芷中药材园区,实现“变废为宝”。经协调,排放管道、路线由村上统一规划,企业自掏腰包搭建。不仅解决了邻里之间的矛盾,让村里生态环境变好,每年还能为白芷中药材园区省下6万余元的肥料费。

矛盾能在基层实质性化解,得益于印花村于2022年7月试点推行的“一长五联”乡村治理新模式:以院落为单位,将全村常住户划分为16个点,每个点民主推选1名“点长”,带领村民根据文明联动、卫生联洁、平安联创、产业联促、困难联帮“五联治理”的参与度挣取积分,兑换奖励。

“开展积分评比之后,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被点燃,村里的卫生、文明、治安都得到改善。”印花村党支部书记刘开明介绍,去年,建行四川遂宁分行与遂宁市乡村振兴局联手,整合村集体经济收入、运行维护经费等资金,为活动开展提供经费保障和平台技术支撑。

截至目前,印花村已累计开展积分评比活动10余次,发放奖励物资近3万元,并先后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遂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为推动这一“枫桥经验”创新做法在基层焕发新生机、结出更多硕果,11月21日,蓬溪县召开全域推进“一长五联”乡村治理动员部署会,并为261个行政村每村落实奖补资金3万元。

夯实社会治理“底座” 推动“微网实格”精细化治理

“快点回来,你屋里可能着火了!”日前,蓬溪县普安街道的网格员申素英在走访巡查时,发现辖区一门面冒着浓烟,便赶紧拨打了住户的电话。该住户这才想起自己忘关火,匆匆赶回家。开门后,申素英冲进厨房一边关煤气灶,一边开门窗通风,在确保没有隐患后才离开,一场火灾隐患就这样被消除。

普安街道地处县城中心地带,辖区内商业贸易发达、流动人口多,面临安全隐患杂等现实问题。网格,成为强化基层治理的“破题之钥”。

如何进一步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蓬溪县有自己的考量:按照“一格一员或多员”的标准配备专职网格员,突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高效整合机关党员、热心群众、“五老”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探索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作良好的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体系。

“通过整合多元资源,形成‘社区总网格+一般网格’二级划分和专属网格自主划分的‘2+1’治理架构体系,解决了基层资源浪费、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蓬溪县网格化监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实行‘网格提问题、社区定议题、街道破难题’,形成‘问题反馈—资源统筹—效果跟踪’工作闭环,达到‘人在格中走、服务一张网’效果。”

如今,在蓬溪县,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由905个微网格组成的城市“大网”已经铺开,905名网格员活跃在网格地图上的大街小巷、田野村落,犹如贯通全身的血脉延伸至基层社会治理的最末梢,把党委政府和基层群众紧密联接起来,使蓬溪县的社会治理焕发出蓬勃生机。

构建多元解纷格局 探索政法公共服务新模式

“我只想让他还钱,这个钱拖了很久,现在他不接电话,还把我微信拉黑了……”在蓬溪县法院蓬南人民法庭,本地经营猪饲料生意的罗某告诉法官,2019年2月与重庆市潼南区一家生猪养殖场老板陈某某签订猪饲料买卖协议,2019年3月至6月期间,罗某按约定供应了猪饲料,但陈某某却迟迟未支付20万元的饲料款,随后因为疫情、猪瘟等原因,一拖再拖甚至拒绝联系。

蓬南法庭收案后,联系陈某某未果,遂与当地的古溪法庭取得联系。两地法官一起到陈某某临时居所进行释法。在法院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后,罗某放弃了欠款利息,并给陈某某延长了还款时间,保证其养猪场正常经营,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该起纠纷是蓬潼两地法院落实司法协作取得的实效,也是蓬溪县不断探索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试验田”。

近年来,蓬溪县率先在蓬南派出所打造川渝毗邻地区公安政务服务蓬南分中心,把62项公安政务服务工作前移到群众“家门口”,构筑“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群众提供户政、交管、出入境等业务办理1万余件次、回答咨询业务2000余次,开展毗邻派出所联勤巡逻300余人次,联合处警16次,惠及蓬溪、重庆潼南、合川等地数十万群众。

同时,探索建立“三五工作法”,严把分级审核、业主资质审核、项目发展审查、适度规模经营、合同规范签订“五个评估关口”;健全履约保证、流转服务、动态监测、纠纷调处、信用奖惩“五大防范机制”;压实建立专班推动、领导包案、一案一策、齐抓共管、考评督促“五项工作责任”。

目前,全县流转农村土地23.88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47.6%。签订规范流转合同8.97万份,全部进行分级审查备案。2015年以来,该县发生土地承包流转纠纷1548件,调处率100%。下一步,蓬溪县将继续坚持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目标,以深化基层治理现代化为抓手,推进“枫桥经验”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等板块全面“开花”,以法治“含金量”奋力谱写更高水平的平安蓬溪、法治蓬溪新篇章。(屈超英)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