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基层联播

成都市金堂县竹篙镇九龙社区:

“五共两心三味”探索乡村社区治理新模式

2023年12月07日13:12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竹篙镇九龙社区位于成都市金堂县东南部,幅员面积8平方公里,辖区共有14个居民小组,现有居民1517户、4585人,居民居住形式以散居为主,是典型的乡村社区。近年来,聚焦“多元参与度不足、服务平台零散、产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九龙社区创新提出“五共两心三味”乡村社区治理新模式,全力打造环境优美宜人、文化根脉突出、治理精准有效、产业特色明显的幸福美好公园社区,被评选为成都市党建引领“百佳”示范社区。

组织共建守民心。九龙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健全“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示范户”四级社会治理网格化构架,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激励党员主动认领小区治理、矛盾纠纷调解、环境保护等重难点任务,努力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将居民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例如,在小区治理方面,20余名党员带头开展“邻里齐心·美化家园”大比武,带动120余户居民开展美丽庭院打造,不断推动杂乱的“菜园小区”向“花园小区”蝶变。

服务共融践初心。九龙社区为做优服务场景,把社区空间与居民生活、情感、价值领域渗透融合,将原来的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社区田园生活综合体,将功能单一的篮球场打造成多功能的乡味文化广场,通过一系列的更新改变了乡村传统单一、刻板、冷清的印象,以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为丰富社区服务供给,精准匹配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九龙社区引进2家社会组织,组建6支志愿服务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社区各类资源搭建谈心角、新邨农门阵、红色读书会等平台,建立“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工作机制,快速响应群众诉求、帮困解难。目前,已开展社区便民服务30余场、慰问救助服务10场、“一老一小”关爱服务16场。

家园共治留乡味。为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九龙社区充分发挥田园生活综合体和乡味文化广场等阵地作用,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群众议事厅。凡是群众关心的事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群众协商的实践中,联系群众、了解情况、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同时,为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九龙社区以完善修订居民公约为切口,就居民关心关注的环境卫生整治、房屋改扩建、社会治安等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并通过居民代表大会讨论,形成九龙社区居民公约“十二条”,让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来。

产业共兴提品味。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和乡村振兴项目政策,九龙社区大力发展甲鱼特色产业,实施“一中心三提升”工程,从仅1家养殖甲鱼的赵家沟发展到核心区养殖面积上千亩的“竹歌稻甲·稻甲综合种养观光产业园”,九龙社区经历了30年甲鱼养殖历史。目前,产业园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已培育市场主体8个、甲鱼养殖户20余家,年产甲鱼180余吨,占据全成都市85%的主要产量份额,年产值近千万元,现已注册有“山川源生”“老袁鳖业”“稻野”等甲鱼商标,全力创建省级甲鱼育种场和“稻甲共生”养殖示范点,建成后将成为西南最大的甲鱼养殖生态基地。下一步,九龙社区将积极拓宽产业转换通道,加快农旅、文旅融合发展步伐,利用社区可盘活的闲置资产,通过对上争取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大力发展研学经济、民宿经济、直播经济等新兴业态,搭建镇企社户四级联动营销平台,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旅融合发展,不断促进居民增收致富。

人才共享显情味。九龙社区大力培养社区本土人才,让其成为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带优社区服务等方面的“源头活水”。一是招才返乡,链接青年人才党支部和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服务站,培养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优秀青年等作为社区后备干部。二是育才创业,建立致富带头人、农民企业家等乡土人才信息库,引导优秀乡土人才充分利用技术、管理等特长优势,带头创办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6个,带动周边居民就近就业增收。三是引才集智,与市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组建专家服务团,形成产业发展智慧集群,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五共两心三味”乡村社区治理新模式,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让产业发展更有奔头,让群众生活更有质感。九龙社区党委书记李琼说:“味源九龙,乐归田园,希望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胡钦)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