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市州

连续7年全省第二 乐山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

2023年11月27日17:02 |
小字号

11月22日,乐山中心城区三江汇流处,蓝天白云下,来到这里越冬的成群红嘴鸥及多种鸟类在江面上觅食、翩跹起舞,吸引人们观赏拍照,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市民纷纷感言:“现在,环境变好了,鸟翔鱼跃已成为常见风景,我们的生活也更加幸福美好。”

这是乐山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该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国家、省级试点示范硕果累累,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持续为优,连续7年居全省第2位。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生态示范创建成果丰硕

乐山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近年来,乐山市坚定不移扛牢上游责任,科学谋划美丽乐山蓝图,持之以恒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乐山市明确“建设生态经济先行区”发展布局,颁布实施《乐山市三江岸线保护条例》《乐山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等7部地方性环保法规,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力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常态化开展“五清”行动,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科学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将生态保护红线集中区域划入生态保护区,占市域国土空间总面积的17.38%。划定“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分区管控的空间格局和准入体系进一步优化。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1.03%,居全省第4位。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抓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培育放归工作,该市朱鹮数量已突破300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峨眉拟单性木兰已回归野外2300余株。

乐山市被纳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金口河区、峨眉山市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沐川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峨眉山市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进入全国第二批EOD模式试点,乐山高新区近零碳排放园区入选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进一步擦亮了“乐山生态招牌”。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土更净。

打好蓝天保卫战。突出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污染管控,实施“减排、压煤、抑尘、控秸、治车”五项工程。多部门形成监管执法合力,有力、有序、有效推动减排,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蓝天常在,峨眉频现”成为常态。

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岷江流域水质管控和小流域攻坚两大行动,加强河湖水域岸线和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开展城镇污水管网建设等工作,全市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全市水环境质量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经过近年来的精心治理,大渡河一级支流峨眉河流域水质从地表水Ⅴ类改善到Ⅱ类,沿河“美食+美景”新业态兴盛,入选全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岷江一级支流茫溪河水质明显改善。

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初步建成乐山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五通桥循环产业基地、峨眉山水泥产业协同利用处置基地、犍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基地“四大基地”,有效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统筹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等工作,筑牢土壤安全防护墙。

推动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 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对高碳能源、高碳经济做“减法”,对低碳能源、绿色产业做“加法”,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倍增计划,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动力十足。坚定不移实施晶硅光伏产业“头号工程”,加快建设中国绿色硅谷,市内晶硅光伏企业生产工艺及单位能耗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形成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产业链。现已形成36万吨硅料、67GW拉棒切方、16GW切片产能,高纯晶硅产能进入全球“第一方阵”。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切实抓好工业节能降耗,持续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积极引导节能降碳标杆企业创建,助推企业降本增效。近年来,先后压减钢铁产能92.5万吨、铁合金产能10.3万吨,淘汰砖瓦产能15.3亿匹、陶瓷产能7874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37户(个)。2021年、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同比下降3.2%、3.3%,今年1至6月,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3%,降幅高于全省平均3.5个百分点,居7个区域中心城市第2位。

把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峨眉山市聚焦“生态+文旅康养”,大力发展观光、康养、赛会等文旅产业,今年以来,峨眉山景区游客接待量已突破550万人次,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聚焦“生态+清净工业”,携手竹叶青、农夫山泉、保乐力加等工业企业,煮好一杯茶、产好一桶水、酿好一瓶酒,点燃绿色发展引擎。

践行“两山”理论促进乡村振兴。沐川县走出了一条以“一根竹、一叶茶、一颗芋、一幕剧”为特色的生态产业转型之路。建成四川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成为“中国紫茶之乡”,魔芋产品年出口规模居全国全行业第一,以原生态山水实景剧《乌蒙沐歌》为枢纽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从“靠山吃山”转变为“育山富民”。

来源:四川经济网 张清 记者 蒋培路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