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发力

“成都造”组团亮相科博会

2023年11月24日09:10 |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小字号

原标题:“成都造”组团亮相科博会

■ 11月23日,记者从成都市科技局获悉,11月22日,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在四川绵阳开幕。在科博会这一国家级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平台,成都也“秀”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硬实力”。

■ 在本届科博会西部(成都)科学城展区,天府实验室、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等成都战略科技力量,以及“高精尖特”的创新企业,携30余项科技成果集结亮相。

揭秘实验室里的“宝藏”

天府实验室携众多新成果亮相

作为四川科创圈“顶流”,天府实验室一直备受关注。在此次科博会上,天府实验室带来了多项已成功转化的新成果。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在研究颠覆性光电材料、光电器件及光电系统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工作,此次带来了信息超材料和无线通信、材料光子学、先进光学器件等方向的8件展品。

“这款激光扩散片,通过微纳光学结构使激光束扩散后形成亮度均匀的平顶光斑。这项技术可以实现部分光学元器件的国产化替代,在激光投影、车载显示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来自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的邹思飞介绍道。

据了解,此次展示的多项成果正加速投入实际应用中。“天府兴隆湖实验室一直重视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目前多项科研成果已处在孵化或产品化阶段。与此同时,实验室还成立了成都鹿溪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个集孵化器、加速器为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目前已在新材料、通信、检验检测和智能感知方向成立4家科技企业。”邹思飞说道。

电磁空间与泛在互联前沿技术如何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天府绛溪实验室此次带来了边缘积木式异构算力一体机、量子赋能的光时域反射仪和智能监控系统等多项产品。天府绛溪实验室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科研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中心目前正在转化的几项成果,“比如,这台量子赋能光时域反射仪,相较于现有市面产品,光纤链路定位分辨率较现有方案可高出一个量级,为精准及时地处理光纤系统损伤点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手段。”

新型研发机构是推动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在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展台,“浮游-爬行”双模态水下巡检机器人、微型智能电流传感器等多项成果转化产品十分吸睛。“这款水下巡检机器人具有水中浮游避障、水底连续巡检、淤泥清除等功能,可以克服现有水下检测方法及设备的浑水不可视难题,已应用在川西多个水利工程中。”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科创服务中心产业发展主管何为之介绍,研究院目前已拥有560余项发明专利,将持续推动相关技术加快转化,赋能地方经济发展,“此次借助科博会的‘舞台’,除了展示我们的‘硬实力’外,也希望招揽更多复合型人才来院深造。”

“闪耀”科博会

“成都造”集结登场

在科博会这场高规格、高质量、多元素的科创盛宴中,企业的“身影”自然必不可少。此次成都企业带来的大批“成都造”,吸引了不少参展商现场咨询与交流。

成都睿乐达机器人有限公司此次携两项新产品“亮相”科博会。该公司机器人事业部部长徐钦指着一个方形的小巧机器人介绍道,“你看,这就是睿乐达机器人充电停车场,是全国首创分体式储能机器人充电停车场,只要手机扫二维码,就能召唤它将电池包搬运到指定位置,实现‘充电桩找车’”。

作为成都工业无人机的“链主企业”,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双尾蝎无人机及混江龙无人机模型。

据腾盾科创公关部部长许华伟介绍,此次展出的双尾蝎无人机是由腾盾科创自主研发,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全球首款大型双发、模块化、多用途、中空长航时固定翼无人机。

“还有这款混江龙,这是我们国内首款多用途、水陆两栖轻型无人机,它在机场跑道、水面、公路、草地这些场所都能进行起降,在海事管理、水上搜救环保执法等特定场景下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许华伟说道,“科博会是我国成长最快、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科技盛会之一,尤其是今年,围绕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领域,展示出了这么多国际国内的最新成果,这也让腾盾科创看到了更多的增长空间和合作机遇。”

成都玖锦科技有限公司已连续三年参加科博会,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玖锦科技的系列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天线测试、无线通信、航空航天、芯片测试等领域。此次参展的PDS6184A高速数字存储示波器和VNA5000A矢量网络分析仪广泛用于通信领域高速实时信号采集存储和射频微波芯片、器件的研发和生产测试,吸引了不少人参观和咨询。

可控核聚变研究中,如何把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微弱高速信号转换成对应的数字信号并进行高效的处理与分析?成都迈硕电气有限公司作为FPGA高速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回放、控制板卡厂商,正为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成都迈硕电气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成表示,公司产品已在相关可控核聚变等基础研究中得到应用,此次也希望借助科博会搭建的交流平台,寻找更多合作伙伴,彰显“成都造”的硬核实力。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