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泉驿区公园路社区:放大“大运效应” 塑造活力运动品牌

成都市龙泉驿区公园路社区成立于2007年,辖25个小区,总服务人口27336人,其中15-59岁人口占比69.7%,中青年群体占比较大。近年来,社区抓住居民异质性高、流动性高、中青年参与社区事务低等特点,以成都大运会为契机,以“民生微实事”项目为抓手,紧密结合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六微”工程推进,通过培育特色团队、开展特色品牌活动等方式,打造“活力跑团”等运动品牌,深化全民运动健身理念,让居民在参与大运、助力大运、服务大运中感受社区的精彩蝶变,建设 “运动+”品质化现代社区。
建强运动队伍,培育社区治理新动能
社区发挥驿马河公园等阵地资源优势,以嵌入式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为抓手,打造供给丰富、形式多样、便捷可达的多元运动场景,盘活辖区“金边银角”,构建家门口的15分钟运动健身圈。并按照“建队伍、搞活动、促治理”的工作思路,以共同爱好为切入点,组建“活力跑团”“活力乒团”“活力篮球”等运动组织12支,策划开展“户外百人瑜伽”“全民运动会”等特色活动,构成社区“活力运动”品牌矩阵。
为加强队伍管理,推动队伍长效化运行,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探索构建了“社区党委-自组织党支部-党员队长”三级体系,建立运动团队人员管理四步微机制,通过“找、育、议、奖”强化团队内生动力;同时,建立资金管理机制,以“微自筹+微赞助+微项目”的方式,解决团队长效运行资金短缺问题。
推动理念转换,提升社区治理新效能
社区着眼运动团队中的律师、企业高管、医生、工程师等精英人群,结合“微网实格”工作机制,引导其纳入社区“微网实格”治理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常态化开展律师帮帮团、工程师到我家等服务活动,推动促进团队从“兴趣型”向“功能型”转化,壮大社区服务力量。
充分发挥运动团队优势,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全民参与为目标,依托社区各类资源,系统推出“睦邻食堂”“睦邻早教”“睦邻课堂”“睦邻伙伴”等14个志愿服务系列项目,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做优“睦邻”治理品牌;并以社区合伙人理念吸纳辖区60余个商家,能够提供生活服务、美食餐饮、教育培训、运动健身等多个领域兑换服务,1800余名社区在册志愿者可通过志愿积分兑换服务,实现“居民得实惠,商家得口碑”。
公园路社区抢抓大运溢出效应,以赛为媒,充分释放发展治理机遇、推进个体组织化、活动长效化、治理品牌化,有效破解了青年人融入基层治理共性难题,实现了以赛事精神赋能激发基层治理。接下来,社区将持续以“六微”工程项目为抓手,策划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造常态化、标识性社区运动健康品牌项目,增强社区活力运动品牌效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