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餐桌见“非遗”,来中江见“一面”
连日放晴,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东北镇的觉慧村日日呈现热闹景象。觉慧村又被唤为“挂面村”,家家户户以制作中江手工挂面为生。步入村内,村民正趁着晴好天气在楼顶上挂面。
在暖阳的照耀下,村民们上到房顶登上特制的梯子,手握竹竿两头,快速地向下拉伸绷着的面条,再借着面条的弹性迅速回弹,反复数次,逐渐将不足一米的面条拉伸到四米长短,然后再用两根竹竿由上而下地将挂好的面从中分开,使之不相互粘连。大约持续一个半小时,一架一架的面条就会形成一道道“门帘儿”,远远望去,整个村子满是“银丝白瀑”,甚是壮观。
缠面。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发酵。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分面。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空中挂面。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晒面。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溯源:中江挂面弥香千载
说起中江,就不得不提起中江挂面。面条细如发丝、洁白空心、光滑柔韧,风味独特,回锅如新,有着被称赞的五绝:“洁、白、净、干、细”。因其独特的工艺、极佳的口感和风味,以及符合营养科学的原料搭配,深受消费者喜爱。2010年,中江挂面的制作工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中江挂面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挂面场景。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江挂面源远流长,创于宋,盛于元,明代被列为向皇帝进贡的“御面”,清代以来被称为“银丝面”。“中江烧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这是清代诗人王朗山在其写的《玉尺山人诗抄》中,对当时中江两大著名特产——中江烧酒和中江挂面畅销盛况的赞誉。蜀中名谣“中江挂面保宁醋,橘子出在赵家渡”也说明中江挂面与阆中的保宁醋、金堂县赵镇的橘子一样,很早以前便有了广泛的知名度。
中江挂面的制作过程需经过18道纯手工工序,耗时20个小时,对手艺人的耐力、体力都有很大考验。在中江,一代又一代的挂面匠人,传承着中江手工挂面的制作工艺。小小的一碗面,简单朴实,却容纳了这座小城的风情和美味。
传承:在奋斗中延续手艺
中江挂面是中江引以为傲的“金字招牌”,可也面临着一个困扰。“挂面村”里的挂面户由于岁数渐长,规模缩减了近一半,其中八零后、九零后只占总户数的10%。传承传统手艺,迫在眉睫。
陈立亮直播带货中江挂面。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2012年,大学毕业的陈立亮听闻政府要在中江打造挂面基地时,毅然放弃了高薪工作机会,回到村里研究起了挂面,转行当起挂面户。早些年间,村里的挂面户都是自己生产,然后转卖给经销商。通过经销商的渠道销售,挂面户能得到的只是薄利。为了打破这种束缚,陈立亮在村子里率先注册了“罗大姐”手工挂面的商标,开始了独立的挂面经营之路。
近年来,直播带货受到市场青睐。他想着,要是把可口、健康并有一定名气的中江挂面与之结合,必定大有可为。很快,他和他的挂面一起火了,在各大直播平台积累了大批粉丝。“我就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走这条路是可行的,为他们打个样!”陈立亮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这几年,“挂面村”里像陈立亮这样的年轻人逐渐多了起来,他们凭借着独到的见解和发散的思维,搞电商、重体验,中江挂面这个“老人家”也变得年轻起来。2022年,全村年产挂面200万斤,销售额3000万元。
发展:挂面文化迸发活力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酝酿出了极具创造智慧的空心挂面制作工艺。中江挂面在面的江湖里之所以长盛不衰,有着它背后深刻的道理和独特的魅力。
近年来,中江县不断创新旅游业态,致力于挖掘当地的挂面文化,并将其作为农旅融合的重要一环。每年10月到次年的5月,为挂面的最佳时机,随之而来的是观光体验的“高人气”。今年“五一”长假期间,“挂面村”日均游客接待量2000余人,实现旅游创收50万元。而在2022年赏花节期间,该村游客接待量更是达到20万人,拉动收入200余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
目前,中国“挂面村”乡村振兴农旅融合项目正建设得如火如荼,一个以“非遗、度假、美村”为定位、以中江手工挂面非遗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将在不久后开门迎客。
一碗面,是一代代手艺人的坚守,是每一位中江人的努力,中江挂面的味道,必将乘着时代发展的东风,“飘”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刘海天、梁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