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TA青春 | 罗杰:为大山里的孩子播下“好奇心”的种子
罗杰和支教团队成员在凉山州昭觉县民族小学开展活动。受访者供图
“我想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把更多美好的事物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和这些美好的事物先成为朋友,然后静待这颗种子开花、结果。”10月14日,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共青团中央、四川省委网信委主办,四川大学、成都市委网信委、四川省委网信办、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举行。活动现场,四川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罗杰讲述了自己难忘的支教经历。
2016年,罗杰作为四川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前往凉山州昭觉县民族小学支教,历时1年。初来乍到,罗杰和支教团成员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物品制作教具,用兴趣引导学生迈出勇敢探索未知事物的第一步。
在“纸的世界”趣味实验室中,一张纸被玩出多种花样,用来烧水、折叠特定形状、折纸飞机等等,支教团老师们融入相应的知识原理,在寓教于乐中启迪智慧。“上正常课的时候孩子们比较腼腆,但是在趣味课上非常积极,都抢着回答问题,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孩子们兴奋活跃的课堂反馈引发了罗杰更加深入的思考。他认为,趣味实验室不仅仅是带给孩子们科学知识,也是引导孩子们自信展示自己的第一步。
彼时,在偏远的大凉山腹地,九成以上农村学生接触不到课外书。当罗杰发现自己随手拿的一本带有未来城市封面的杂志在班里被争相传阅,他猛地意识到,这些孩子并不是对学习知识缺乏兴趣,而是缺少启发他们兴趣的点和书籍。
为此,罗杰和支教团的几位老师想了许多办法,筹集了5000多本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制定图书管理制度,让孩子们自己管理和使用图书。再通过读书节、读书分享会等活动,把科学的阅读方法教给孩子们,培养孩子们阅读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孩子们身上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他们甚至在课间或者饭后都会拿着一本书。”在罗杰看来,他们手中拿的不仅是一本书,更是孩子们美好的未来。
“川大研支团成立至今已有24年,从最初的寥寥数人到如今越来越壮大的团队,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为大山里的孩子播下‘好奇心’的种子。”罗杰说,如今,他所支教的学校图书角的书越来越多,实验室里也有了显微镜、常规反应装置等实验教具,学校硬软件设施的改善,让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更好的培养和守护。(郭莹、实习生勾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