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TA青春 | 蔡东洲:从基础做起 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古蜀道险峻,故有李白“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古蜀道丰馈,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四川境内陆上对外运输基本上完全依靠蜀道维持。绵延千里的蜀道,这条中国古代的西部交通大动脉,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交流之路、民族融合之路、国家统一之路。
蔡东洲教授在古蜀道。受访者供图
10月14日,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共青团中央、四川省委网信委主办,四川大学、成都市委网信委、四川省委网信办、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举行。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广元蜀道研究会副会长蔡东洲为青年学子讲述了关于蜀道的故事,再一次诠释蜀道精神。
“三十多年来,我不断地在蜀道南段、在每一本史书里反复出现的地方走访调查,过程虽然曲折艰辛,但当看到古庙和碑刻等文物时,我才觉得自己与古人真切地有了联系。”蔡东洲说,如今随着交通枢纽的建设完善,“蜀道难”已转变为“蜀道畅”,“虽然古蜀道已成过往,但其文化遗址、遗存彰显着中国古人攻坚克难的不屈精神和顺势而为的聪明才智。”
蔡东洲为青年学子讲述关于蜀道的故事。
蔡东洲介绍,“千百年来,蜀道得到了国家政权和当地百姓的世代保护,既有官府‘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性保护,更有百姓世代悉心守护。这些质朴的保护意识虽然不尽科学,却能沿袭成风、保护有效,使之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和标本。如今,我们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禁止烟火、禁止砍伐等保护措施,更增添了避雷针、消防栓、二维码等现代科技手段。这些古树当然就会在这样的保护下延年益寿!”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是我在蜀道研究与古树保护中找到的精神品质。”蔡东洲说,人生的路有千万条,认定自己选择的那条,即便“崎岖凹凸石头怒”,也要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他说:“我希望每一个青年人都能怀着‘上青天’之志,看到自己人生路上‘三百长程十万树’的壮丽之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