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为“青春之国家”而奋斗
践行初心使命,书写青春华章。昨天晚上,“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四川大学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线下大思政课隆重开讲。
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队长黎海超、跳江救人的杭州外卖骑手彭清林、扎根基层的留疆毕业生代表范晓康等30余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杰出代表,于百年学府之中对话莘莘学子、畅叙奋斗青春,共同奏响一曲嘹亮动人的青春奋进之歌。
这是一堂大思政课。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祖国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从2021年初夏的北京到2022年深秋的厦门,再到昨夜的成都,近年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接续举行,以鲜活的故事、生动的讲述,持续推动更多优质思政资源触达年轻一代,不断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
这是一堂青春大课。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投身医疗卫生工作27年,蒋艳持续推动中国高级护理实践和循证护理发展;“蜀道守护者”蔡东洲,专注于古蜀道研究,一辈子做一件事;杭州亚运会男子100米冠军谢震业,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扛起中国田径的大旗……昨晚的活动现场,一段段可佩可敬的奋斗事迹,激活奋斗能量;一个个可学可做的青春故事,激扬青春活力、奋斗精神与爱国情怀,引发无数共情与共鸣、无限触动与感动。
青春奋斗,强国有我。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以“青春之我”为“青春之国家”而奋斗。一滴水,只有融入江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的青春,也只有同人民一起奋斗才能方向不偏、同民族一起前进才能焕发光彩、同国家一起梦想才能前程远大。
9月28日,在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新征程上继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当代青年要责无旁贷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锲而不舍的韧劲、百折不挠的毅力、矢志不渝的定力,将青春梦想转化为生动现实,诠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初心和使命。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无论是科研攻关,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还是扎根基层,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积累经验;抑或是深耕本职,在最平凡的岗位创造最不凡的伟大……当代青年,要拿出属于青年人的豪情满怀,去勇敢奔赴更广阔的未来;要拿出属于青年人的富于想象,去大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更要拿出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成都日报评论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