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大安区:“染而不染”扎染非遗传扬人丁永超

走进曲径通幽处,一座砖瓦小房映入眼帘,四周静谧空旷,面前一汪小池偶有白鹭飞过。自贡扎染非遗传扬人丁永超推开院落小门,煮一壶清茶,缓缓述说这些年在扎染路上的人生况味。
1969年8月出生于自贡的丁永超,1988年进入四川美术学院学习扎染。1990年1月,四川美术学院于国内首次在陈列馆举办“扎染艺术作品展”,未毕业的丁永超创作的40幅作品参与展出。同年7月,四川美术馆再次举办“扎染艺术作品展”,丁永超入展作品70幅。1992年2月,自贡市中国盐业历史博物馆举办丁永超人生中的第三次“扎染艺术作品展”,重点推出丁永超的艺术作品。三次扎染艺术展,向世人展示扎染艺术妙不可言的同时,也给这位少年人心中埋下一颗拼搏的种子。
怀着雄心壮志初入社会,年少的丁永超便遭遇社会的捶打,两次创业失败的经历也曾使他迷茫,但生活并未将他打败,幸有一只“蝴蝶”飞入心间,从此一心一意专营艺道。
回到家乡的丁永超潜心创作,从针缝法、鱼子缬、醉眼缬等几十种扎染工艺中引入阴阳交替、互动、互补的理念,首创丁式“去色染法”和“混色染法”,创作出《幻蝶》《无相》等一系列名动江湖的扎染作品。他创建丁丁扎染艺术馆,致力于把扎染艺术带给年轻人,其艺术馆成为中国石油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专家教研基地和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扎染艺术教学基地,许多学生慕名而来学习扎染艺术。
日前,丁永超荣获“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下一步,丁永超还将带着他的作品前往北京参加展览。
“我的技艺还不精进,还需继续努力打磨。”在扎染这条道路上,丁永超时刻保持谦逊的态度。扎染对他而言,不仅仅是工艺作品,更是一种能够表达内心独白的艺术语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扎染需经历一遍遍“染”的过程,漫长岁月过去,丁永超的作品最终也如其人一样出淤泥而“不染”。(邹敏 梁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