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①| 成都市少城小学王婉:努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成都市少城小学书记、校长王婉。学校供图
人民网成都9月8日电 (记者郭莹)成都市少城小学有“三张清单”。一张是面向学生的时间管理清单,一张是面向老师的作业管理清单,一张是面向家长的单元知识过关清单。三张清单,提质增效,精准精确,让学生锚定目标、教师明晰任务,家校增强连接。
“‘双减’政策落地后,我们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家庭教育法的研究与指导,通过多年来对学生的行为研究发现,通过目标引领和清单管理的方式,能让我们的‘家校育人共同体’更加聚焦目标,分工明确,减少内耗,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在成都市少城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婉看来,“双减”的意义在于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减负提质,减缓社会焦虑,真正减轻学生和家庭负担的目的,学校要更有担当,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凸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同育人的效果。
“通过清单式管理,一套培养学生学习内驱力和行动力的机制逐步培养起来。”王婉说,老师们有老师的清单,学生有学生的清单,家长负责监督,清单式管理需要辅以相对应的表现性评价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起目标与行动之间的链接,形成闭环,不断强化今天的学习行为与渐进式的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内驱力,从方法论上引导师生的教与学方式转变,最终撬动教与学方式向纵深处变革。
“基础教育中的小学段,首要的是培根俟实,蒙以养正。”王婉表示,要打造一所素质教育的典范学校,优质教育的旗帜学校,未来教育的先锋学校,需要努力营造生态、开放、创新、适应的特征,能以自适应的方式为每个幼小的生命提供充分的发展养分,促进其健康且茁壮地发展。
2021年,少城小学成为成都市青羊区“书包不回家”试点学校之一。为了帮助家长掌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减轻家长顾虑,王婉要求学校教学团队加强对家长和学生的指导,每天晚上,少城小学面向家长及学生开通了一档名为“宽堂夜听”的音频节目,每天放学,老师会在音频中指导学生应该做什么,告诉学生如何阅读,每晚8点半,老师会提醒孩子们应该做好睡觉前准备工作,整理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帮助孩子们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王婉说,通过“书包不回家”活动的实施,老师们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发展与变化,实现与学生家长“一对一”的沟通。
今年教师节前夕,王婉被评为成都市青羊区第四批有突出贡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 ( 人才 ),她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些。“今天的教育是为了让孩子们从容应对明天的挑战。教育工作者需要反复扣问育人初心,努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王婉说,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机遇与挑战并存于万变之中,学校要教给孩子们一些处于变化之中的仍然可以确定的东西。
据王婉透露,目前,少城小学在培养学生具有爱国心和报国志的前提下,正以“四轮驱动”的方式建设素养导向的现代课堂、形成生态包容的课程体系、探索全面全程的评价方式、丰富“五育并举”的育人文化。“通过这些途径,我们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动力、内驱力、问题解决能力和适应力,让孩子们从容自信,向明天出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